加州理工学院高伟教授团队 Chem. Rev. 综述: 可穿戴和植入式软体机器人
2024-10-15 来源:高分子科技
过去几十年来,机器人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机交互的安全性问题也日益凸显。软体机器人采用柔韧性和柔顺性与皮肤或肌肉组织相似的材料,可以通过变形吸收碰撞产生的大部分能量,尤其适用于可穿戴和植入式应用。对于这类应用,器件的规模和侵入性往往是设计的关键。一般而言,较小的规模可以带来更好的便携性,但会增加设计、制造、控制的复杂性,并受到电源限制。较低的侵入性可以提高舒适度并降低手术的复杂性和风险,但对器件的尺寸及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更先进的可穿戴和植入式软体机器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设计、制造、控制、电源和材料等方面的创新。
图1 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可穿戴和植入式软体机器人在规模和侵入性方面的差异
图2 按材料类型分类的软体机器人驱动机制
图3 软体机器人的外部传感和本体传感
图4 上身可穿戴软体机器人
图5 用于人造器官的软体机器人
图6 外部刺激驱动的无线植入式软体机器人
得益于驱动机制、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持续创新,可穿戴和植入式软体机器人正迅速发展。未来的软体机器人将通过新型驱动器、生物兼容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增强多功能性和智能性,能够自主运行、适应复杂环境并执行复杂任务。实现这些潜力需克服重大挑战,跨学科合作至关重要。
课题组网址:https://www.gao.caltech.edu/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rev.4c00513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厦大廖新勤 AFM 后又发 AM : 章鱼触手启发的边缘智能触摸意图识别的传感器内自适应积分 2025-05-03
- 中国科大龚兴龙教授课题组 Adv. Mater.:混合式3D打印剪切变硬弹性体,实现力学性能增强与智能可穿戴一体化设计 2025-04-28
- 告别“电线缠身”时代 - 清华大学任天令教授团队 Nat. Commun.:研发出可穿戴心电“电子纹身” 2025-04-08
- 北理工沈国震教授/李腊副教授、湖南工大许建雄教授 Adv. Mater.: 可植入式无线水凝胶超级电容器实现双向神经调控 2025-04-24
- 长春应化所张强研究员团队《Chem. Soc. Rev.》封面:基于植入式凝胶神经电极的脑机接口技术 2025-03-14
- 加州理工学院高伟教授课题组 Nat. Mater.: 全打印MIP开创可穿戴与植入式双重应用新篇章 2025-02-05
- 北卡州立尹杰团队 Adv. Sci.:受空轨启发的环状光驱动器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