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京大学成义祥教授 Angew:通过立体调控手性液晶共组装体实现可编程圆偏振电致发光
2025-09-05  来源:高分子科技

  圆偏振有机发光二极管(CP-OLEDs)作为未来三维显示与先进偏振照明系统的核心组件,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设计具有高电致发光不对称因子(gEL)的可编程圆偏振电致发光(CP-EL)材料仍面临重大挑战,尚处于初始探索阶段。


  近日,南京大学成义祥教授通过分子工程策略,选取具有不同二面角构型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活性手性诱导剂(S-/R-1S-/R-2)与非手性丙烯酸酯基液晶聚合物(LCPPyP),基于分子间手性诱导机制构建了共组装体系(1)有趣的是,当AIE活性联萘基手性诱导剂的二面为角时,经退火处理后的共组装体S-1-PyP展现出P螺旋结构,产生(+)CPL而锐角构型(S-2)促进了左旋M -螺旋的形成,S-2-PyP发射(-)CPL信号随后将对应手性液晶共组装体作为发光层制备成器件,组装体S-2-PyP相较于S-1-PyP可产生信号反转且显著增强的CP-EL发射。其中(S-/R-2)0.1-(PyP)0.9CP-OLEDs实现了高亮度蓝光CP-EL发射(λEL = 480 nm,最大亮度达14860 cd m-2)|gEL|值高达0.18 (2)。该工作首次揭示了通过LCP共组装薄膜中AIE活性手性诱导剂的立体构型调控可同时实现CP-EL信号方向与强度的动态调节,为开发可编程CP-EL材料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该工作以Programmable Circularly Polarized Electroluminescence Through Stereocontrol of Chiral Liquid-Crystalline Co-Assemblies为题发表在《Angew, Chem.Int. Ed.》期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基金委的支持。



1. (a) S-/R-1, S-/R-2 (b) PyP 的分子结构式;(c) 共掺杂旋涂过程;(d) 手性液晶共组装过程;(e) CP-OLEDs 制备及器件结构。



2. (a) 器件能级图(b) 功能层结构式;基于(c) (S-/R-1)0.1-(PyP)0.9 (d) (S-/R-2)0.1-(PyP)0.9的电致发光光谱; 基于(e) (S-/R-1)0.1-(PyP)0.9 (f) (S-/R-2)0.1-(PyP)0.9CP-EL曲线图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515032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