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新产业 >> 企业动态 >> 正文
拜耳“气候监测”系统推动碳减排
2010-1-25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拜耳集团 碳减排 拜耳气候检测项目 拜耳气候计划

  拜耳集团于2007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贯彻执行“拜耳气候计划”,提出集团自2005年至2020年的碳排放目标,即在2020年前,拜耳三大业务集团——拜耳材料科技、拜耳作物科学和拜耳医药保健力争在2005年的基础上,将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商务活动的碳排量分别降低25%、15%和5%。近日,记者来到拜耳中国公司,了解到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通过实施节能增效的生产工艺,专注气候保护的系列产品,及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三大支柱”,取得了降低能耗和碳排放的新业绩。
  拜耳气候检测项目是“拜耳气候计划”的重点。那么在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该项目是怎样开展的,效果又如何呢?

  启动拜耳中国碳足迹检测

  气候检测首先是跟踪碳足迹。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天,拜耳中国公司在其中国所有子公司和生产基地启动了“拜耳气候计划”的灯塔项目——“拜耳中国碳足迹”检测。该项目旨在对拜耳在中国的碳排放进行科学检测和控制,对“拜耳气候计划”的实施效果进行量化监察,并为制定明确的碳排放标准和目标提供参考。检测范围不仅包括基地的生产活动,而且扩大到公司的办公楼宇、商务用车、商务旅行和物流等非生产活动。
  位于上海化工区的拜耳上海一体化基地是“拜耳中国碳足迹”项目的重中之重,从2001年开始建设,到2012年投资总额将达21亿欧元。目前,基地拥有年产能为20万吨的聚碳酸酯工厂、年产能为35万吨MDI工厂,以及数座水性涂料原材料工厂,另一座年产能25万吨的TDI工厂已动工兴建。
  如何对这些大型工厂进行碳足迹检测?拜耳中国区可持续发展项目总协调李斌说:“我们融合了拜耳技术服务公司在能源审计和生态评估方面的大量技术和经验,突出系统性、全员性、透明性、持续性,开展了生产工艺和工厂的能量供应、原材料、物流和废弃物排放的碳足迹检测。至今年底,可基本上完成上海基地所有工厂的生产装置的气候检测,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按阶段、分层次进行有效整改,努力在2010年实现提高能效10%、节约能耗5%~10%的目标。”

  开发节能减排集成工具包

  实践中,拜耳材料科技协同拜耳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和拜耳商务服务公司合作开发了被称为“节能减排集成工具包”的结构性能源优化管理——STRUCTese,已成为拜耳全球子公司所有生产装置的系统检测方法。该系统由“气候足迹”和“能效检测”两大部分组成,并制定有严格的工作流程。
  据介绍,“气候足迹”是评估生产工艺对气候影响的指标,确定单位产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应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评估方法,把能源消耗、原材料、物流,及直接排放等影响都考虑在内,其中原材料的足迹来源于权威的数据库。“能源检测”则采用由BTS开发、用来降低能源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标准化流程,它提供一致的节能方法,包括基本热量、材料平衡、工厂工艺,以及公用工程等。
  拜耳“STRUCTese”系统不仅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了传统的以经济利润为核心的考评标准,而且首次提供了与气候相关的评估标准,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推动拜耳进一步发展气候友好型的生产工艺,打造拜耳上海基地成为低碳经济的示范区。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