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塑料 >> 市场行情 >> 正文
LLDPE市场整体改善 不宜对上方空间过于乐观
2010-12-9 来源:期货日报
关键词:LLDPE 乙烯

  2010年LLDPE市场波动剧烈,过剩的产能困扰市场始终,全球货币政策环境的突变则是指引市场走势的关键。展望2011年,全球范围内泛滥的流动性、抬升的上游原材料成本和改善的现货基本面将整体推动LLDPE期价上行,但过剩的塑料产能仍将困扰市场,因而不宜对上方空间过于乐观,期价主体振荡区间将在11000—15000元/吨。

  一、全球流动性依然充裕

  1.国际:量化宽松将成为常态
  201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态势愈发明显。事实表明,此前市场对经济复苏过于乐观,对政府以外的经济活动恢复过于自信。各国央行注入的天量流动性拉动了消费和投资需求的增长,但金融机构“去杠杆化”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旦脱离了政策性“输血”,银行惜贷现象更甚,信贷市场处于资金充裕、流动性却不佳的尴尬境地。
  在这种背景下,发达经济体纷纷重启印钞机,“量化宽松”时代强势回归。10月5日,日本央行意外宣布降息,并进一步扩大资产购买规模。11月3日,美联储表示将在未来8个月内购买价值6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规模略超市场预期。我们认为,全球流动性盛宴的大幕已经开启,现金和低风险债券投资的吸引力降低,大宗商品等风险资产将受到市场追捧,美元指数料将在中长期内承压。只要全球经济不陷入“二次探底”的危局,泛滥的流动性及其引发的通胀预期就将为2011年商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打开空间。
  2.国内:政策基调将回归常态
  2010年年初以来,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攀升。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4%,涨幅创25个月来新高。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全年涨幅超3%几无悬念,预计2011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仍将偏大。同时,国内房屋销售价格快速上涨。据国家统计局监测,10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6%,预计2011年房价上涨的压力亦将偏大。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密集动用货币政策调控市场,市场关于中国是否将进入“紧缩”周期产生分歧。笔者认为,在全球普遍“宽松”的环境下,中国单方面紧缩并非明智之举,这将恶化国内的出口环境和外汇资产配置能力,对于缓解日益严重的通胀压力亦于事无补。预计2011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有1—2次小幅加息的动作,但这并不会改变市场流动性整体充裕的局面;中国的政策基调或将回归危机前的常态,即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市场,以营造良好的经济转型环境。

  二、上游原材料成本提高

  1.原油价格将突破上行
  2010年下半年,发达经济体纷纷祭出“二度宽松”大旗,市场通胀预期全面升温,美元指数料将在中长期内承压,这将成为2011年原油价格上行的主要动能。
  预计2011年全球原油需求将保持上升趋势。根据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最新预测,2011年全球日均原油需求量将增加120万桶至8695万桶。需求改善的同时,2011年原油库存有望平稳回落。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03万桶至3.5863亿桶,此前已连续数周大幅下降。“低需求、高库存”的局面将得到扭转。
  在供需基本面改善的背景下,市场炒作热情高涨。截至11月16日当周,NYMEX原油期货非商业净多持仓171991手,自6月上旬以来增长近10倍,市场持仓的快速增长显示资金有推升油价的强烈冲动。笔者认为,2011年原油价格将突破上行,上方目标可看到105美元/桶一线。
  2.乙烯报价将平稳走高
  全球范围内过剩的产能是2010年压制乙烯价格的主要因素,预计这种产能过剩的局面将持续至2011年。根据美国CMAI咨询公司的预测,全球乙烯产能过剩的局面将在2011年达到顶峰,届时过剩的产能将超过1100万吨,约占当年全球需求总量的8%。
  目前,东北亚乙烯市场供过于求,下游买家持观望态度者居多;东南亚乙烯市场供给压力同样偏大,贸易商对后市信心不足。在这种背景下,部分石化企业表示为规避风险将降负生产,预计2011年亚太地区的乙烯炼化装置将整体处于低运转率状态。而随着该地区经济的稳步复苏,尤其是中国需求的强劲增长,亚洲乙烯市场过大的供需矛盾有望得到缓解。目前乙烯/原油价格比值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随着后市原油价格突破上行,笔者认为2011年亚洲乙烯报价将呈平稳走高之势。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蓝剑)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