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纤维 >> 行业动态 >> 正文
先要重视,才能重用--借"十二五"之机重新审视湿法非织造布发展空间
2011-11-15 来源:中国纺织报
关键词:湿法 非织造布 发展空间
    我国湿法非织造布企业一直当作特种纸生产企业,和造纸企业共同发展,由于我国造纸业非常发达,造纸企业众多,2010年中国造纸业年产量已经居世界第一,大约9200万吨,特种纸只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很难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所以在技术升级、市场开拓等方面力度不够。新产品大部分依靠模仿国外产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差。 

    非织造布是较晚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它的技术来源于造纸、纺织和化学纤维。从纺织技术演变而来的非织造技术是干法成网;由化学纤维延伸出来的非织造技术是聚合物成网,而从造纸派生的非织造技术是湿法成网。

    从纤维原料的角度来看,湿法、干法和聚合物成网法中,纤维的长度分别是2mm~15mm、10mm~200mm以及长丝。对于湿法成网非织造布更直接的一种说法是:湿法成网是由水槽悬浮的纤维沉积而制成的纤维网,再经固网等一系列加工而成的一种纸状非织造布。

    EDANA(欧洲非织造布协会)强调了湿法成网非织造布与湿法纸的区别:其纤维状成分中,有大于50%重量的是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经过化学品蒸煮过的植物纤维不算)。其他也可以定义为非织造布的织物有:其纤维状成分中,有大于30%重量的是长径比大于300的纤维(经过化学品蒸煮过的植物纤维不算),其密度小于0.40g/m2。这一说法成就了ISO9092:1988和EN29092标准。

    在纤维素纸生产中,加入特种功能纤维(比如,芳纶、玻璃纤维、陶瓷纤维)后,也认为是非织造布。

    湿法成网的工艺原理是:以水为介质,造纸技术为基础,将纤维铺制成纤维网。其工艺过程为:纤维原料-悬浮浆制备-湿法成网-加固-后处理。其中悬浮浆的成分是:纤维、分散剂、粘合剂(或粘合纤维)、湿增强剂。

    在湿法成网中,用木浆制造的纤维素纤维是最常用的。人造纤维因为是机械化生产,所以有更高的均匀性。这里特别提出一种纤维---SWP纤维(synthetic wood pulp fiber),即合成木浆纤维。它是聚乙烯或聚丙烯以及它们的共聚物聚合后直接纺丝而得。所得到的纤维在长度、结构乃至枝化构型上,都和精制的木浆相似,所以称为合成木浆。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