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复合材料 >> 行业动态 >> 正文
数千吨产能为何变不成产量——专家剖析我国碳纤维产业发展症结
2011-8-1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碳纤维 产能 产量

  有没有技术都在上项目

  相对于有些落寞的技术开发,碳纤维生产线建设却一片红火。目前我国碳纤维生产企业已近30家,规划产能在7万~8万吨/年。除了民营企业,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化工、中国钢铁、中国建材、首钢国际等大型国企都已介入,而且都是大手笔。

  “有技术背景的和没有技术背景的都在上项目”,对于当前的产业现状李克健显得有些无奈。有技术上项目可以理解,但没技术怎么上呢?他说:“多数企业采用的都是‘挖人战术’,师出同门,技术水平和工艺路线处于同一档次的项目在低水平重复建设。”

  李克健表示,投资如此火热一方面是企业看好碳纤维市场前景。有乐观派称,未来碳纤维市场的增长点在风电叶片、建筑材料、汽车、大飞机、压力容器和高压输电线等新兴工业领域,消费量将会大幅增长,几十万吨也可能不够用。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地方政府为谋求政绩,盲目跟风。

  对于碳纤维用量能否实现飞跃,李克健提醒企业要冷静思考。他介绍说:“自上世纪60年代末碳纤维投入市场应用以来,至今已走过40多年,但去年全球的碳纤维用量也仅有4万吨左右,今年也就5万吨左右。粗略比较,碳纤维价格是玻纤的10倍,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玻纤那么大的市场。”

  吕春祥对此认为,碳纤维产业的技术基础尚未奠定,产能自然难以转化为产量。目前国内技术水平高的碳纤维企业也有几家,但由于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同等质量产品的价格远高于国外,因此竞争力不强。 据了解,日本东丽T700级碳纤维的成本与国内T300级的成本相当。

  洋技术缺乏配套难结果

  除了“挖”人,有些企业则走上了引进技术的道路。不过,由于相关设备及配套技术的缺失,引进的洋技术改造后多数都难以开花结果。业内人士提醒,引进技术一定要找准合作方,并加大相关配套技术的研发。

  李克健表示,西方国家将碳纤维视为战略物资,曾对中国禁售、禁运,根本不可能转让技术。上世纪80年代我国就曾从英国RK公司引进大丝束预氧化炉和炭化炉,结果两套设备均未能正常运转,所谓的外国专家也无能为力,引进单位有苦难言,十几年后当初的设备都当废铁卖了。实践证明,“无论从政治角度还是商业角度,技术水平较高的碳纤维公司都不可能向我国转让技术或出售设备。同意转让技术、出售设备的大多是一些小公司,其技术水平并无先进性可言。”

  另据记者了解,上世纪末期安徽华皖碳纤维有限公司从英国引进了200吨/年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500吨/年原丝生产线,经过近十年建设,耗资3亿多,但始终未能正常运转,最终宣布破产。后来生产线被廉价卖给了中国首钢国际贸易工程公司,目前仍在改造中。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佳)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