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讯 >> 塑料 >> 市场行情 >> 正文
2012年世界范围内新材料科技发展一览
2013-1-7 来源:科技日报
关键词:新材料

    俄罗斯

    开发出可降解的聚乙烯包装材料、使钢材达到“无磨损效果”的锻造技术以及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新型骨粘固剂。

    3月,俄罗斯沃罗涅日技术学院开发出一种采用食品工业废料作为添加剂,生产可降解聚乙烯包装材料的工艺。利用该工艺制成的可降解聚乙烯包装材料硬度高,降解期短。普通聚乙烯材料需要超过300年才能降解,而这种新材料放置8个月后就会变脆,用手即可碾碎。

    7月,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鲍曼工程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布拉冈拉沃夫机械研究所和全俄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多位专家宣布研制出了一种技术方法,可以将钢材锻造至接近无损的程度。这种技术可使钢制机械零部件的实际寿命延长10倍,磨损率降低100倍,有望在发动机喷嘴、凸轮轴、齿轮等机械装置上获得应用。

    10月,俄罗斯科学院巴依科夫冶金和材料学研究所、俄罗斯国立沃罗涅日大学、莫斯科赫尔岑肿瘤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宣布,他们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医用生物材料——骨粘固剂。该粘合剂是一种用于填充骨与植入物间隙或骨腔并具有自凝特性的生物材料,与纳米陶瓷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可修复受伤骨组织并溶解到人体组织内,最大限度减少二次手术及术后并发症的概率。

    英国

    诺贝尔奖得主领头带动石墨烯研究不断出现新成果;富勒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世界最轻材料问世。

    1月,因最早制作出石墨烯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安德烈·海姆利用氧化石墨烯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隔气透水材料,该种材料可隔绝大多数液体和气体,但水蒸气可以畅通无阻透过它,因此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月,另一位2010年诺贝尔奖获奖者,英国曼大的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科学》杂志上撰文称,将一层二硫化钼置于两层石墨烯之间,形成的三明治结构石墨烯晶体管可有效减少电子泄露,这一发现将以石墨烯为基础制造超快计算机的研发进程向前推进了一大步;10月,曼大研究人员研究表明,将石墨烯和氮化硼的单原子层晶体精确地堆叠起来,从而构建出一种“多层糕”式的结构,可作为纳米级的变压器。这一研究证明,将石墨烯及有关单原子厚度晶体以原子精度一层层地搭建平面,能够造出有多种功能的复杂设备。

    除石墨烯外,英国科学家在新材料领域研发成果还包括:5月,富勒烯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英日两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称,他们对富勒烯结构形成进行解析取得了重大突破,揭开了存在于化学领域二十多年的未解之谜;7月,英德两国科学家们研制出了迄今为止全球最轻的材料“飞行石墨”,其密度仅为0.2毫克/立方厘米,这种材料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延展性而且非常坚固,可广泛应用于电池、航空航天和电气屏蔽等领域。

    德国

    三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稀土材料的循环利用与替代研究;二是与可再生能源存储和利用相关的材料研究;三是纳米的应用和安全性研究。

    2012年,德国在高技术战略“电动汽车领域关键技术”专项的统筹下,开发稀土材料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如报废电机内永磁体部件的拆解、修复及循环使用技术,永磁体内稀土元素的回收技术,适应循环使用电机的设计技术,生产过程的经济与环境影响控制等。为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液态金属研究也在德国受到更多重视。2012年,由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研究中心牵头的液态金属研究联盟在德国成立。液态金属可用于新型液态金属电池储能、零排放氢生产、或是制造太阳能电池,因而被纳入未来技术的行列。

    纳米研究方面,2012年,德国联邦环境部、德国联邦职业与健康安全研究所与巴斯夫研究所联合启动实施了《纳米材料安全性》长期研究项目。目标就是要了解各类重要纳米材料可能对周边环境产生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在低剂量情况下对工作场所和居住环境的长期影响。

    德国慕尼黑大学成功研制出“纳米耳”,可以探测到强度为-60分贝的声波,比人耳的灵敏度高几百万倍。这种“纳米耳”的主要部分是一个直径约60纳米的黄金纳米球,它在激光束的作用下处于悬浮状态,在受到微小声波的作用时会沿声波方向产生纳米级的振动,纳米黄金球的这种运动可以通过暗视场显微镜观察到并进行摄像记录,由此可以测定出微观世界极其微弱的声波。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一种可回收利用的新型防辐射屏蔽材料。这种材料含有铁颗粒、石蜡油和硼化合物,看起来像湿的黑色砂子。与传统重混凝土相比,这种材料重量要轻20%,而且可重复使用。它填充在钢制容器中,置于实验终端以屏蔽辐射;若此处不再使用,可从容器中取出,异地再用。

注:本网转载内容均注明出处,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徐)
查看评论】【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