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卡罗来纳大学葛挺教授/王九令博士等《Phys. Rev. Lett.》:基于环形高分子的高可拉伸性弹性体
2022-06-17  来源:高分子科技


  高可拉伸性弹性体软材料在柔性电子、软体机器人和生物医疗装置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且与水凝胶相比,因为不含液体成分而更为稳定。然而,传统弹性体由线形高分子交联形成,其可拉伸性受高分子链间缠结的限制,难以进一步提高。近日,王九令博士 (现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 与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葛挺 (Ting Ge) 教授合作,提出了基于环形高分子的高可拉伸性弹性体软材料的设计方法,并揭示了其高可拉伸性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环形高分子由于缺乏有效缠结且构象紧凑,由其交联形成的弹性体具有更高的可拉伸性和更低的剪切模量。研究工作为发展高可拉伸性软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


环形和线形高分子弹性体拉伸时应力-应变行为,λ为拉伸比。


  作者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将同样链长 (N=800) 的环形和线形高分子交联形成弹性体,研究不同交联密度下,弹性体单轴拉伸时力学性能,如图1所示。交联密度  (nx为每条高分子链内交联点的数目) 相同时,环形高分子的可拉伸性显著高于线形高分子。且随着交联密度的减小 (nx=16nx=4),环形高分子的可拉伸性显著增强,而线形高分子的可拉伸性则变化不大。这些结果表明,线形高分子缠结密度大于交联密度,其可拉伸性由材料内的缠结密度所决定。而环形高分子则由于缺少缠结,其可拉伸性由系统内的交联密度所决定。

 


环形和线形高分子弹性体 (a) 剪切模量和 (b, c) 缠结状态。为交联点间平均长度。


  为了进一步研究高分子缠结密度与其力学性能间的关系,作者得到了环形和线形高分子弹性体的剪切模量,如图2所示。对于线形高分子,经典理论表明:剪切模量与交联密度和缠结密度之和成正比,即为交联点间平均长度,Ne为缠结点间平均长度。作者的研究结果与经典理论一致,有;且当 (即系统交联密度趋近于0),由于线形高分子间缠结网络的存在,弹性体的模量G为有限值。对于环形高分子,也有;而当时,其模量趋近于0,这表明环形高分子间缺少有效缠结,其模量仅由交联密度决定。同时,环形高分子的模量明显小于线形高分子,这意味着采用环形高分子可以使弹性体的模量降低一个量级,从而接近于人体皮肤和组织的模量。作者也通过高分子的原始路径分析 (PPA) 可视化了环形和线形高分子的缠结状态 (如图2b, c所示),明显可以看到环形高分子的缠结密度远小于线形高分子。

 


3 (a) 环形和 (b) 线形高分子拉伸过程中的构象演化。(c) 弹性体可拉伸性的理论预测与计算模拟结果比较。


  为了揭示环形高分子弹性体高可拉伸性的微观机理,作者分析了高分子拉伸过程中的构象演化,并发展了高分子标度理论。在初始平衡状态 (λ=1),环形高分子的构象明显更为紧凑,如图3a, b所示。在随后的拉伸过程中,高分子链片段逐渐被拉直。对于线形高分子,系统缠结密度较高,其可拉伸性由缠结点间高分子片段被拉直时的拉伸比所决定;对于环形高分子,系统缺少有效缠结,其可拉伸性由交联点间高分子片段被拉直时的拉伸比所决定。基于以上分析,作者预测了环形高分子和线形高分子的可拉伸性,预测结果与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高度一致,如图3c所示。进一步的标度理论分析表明,环形高分子的可拉伸性与的2/3次方成正比。以上结果表明,环形高分子是设计高可拉伸性弹性体的理想材料。


  以上研究成果以Superstretchable Elastomer from Cross-linked Ring Polymers”为题于0609日发表在物理领域顶级期刊《Phys. Rev. Lett.(2022, 128: 237801) 上。论文第一作者为王九令博士 (目前为北京理工大学副教授),通讯作者为南卡罗来纳大学葛挺教授,合作者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Thomas C. OConnor教授,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Gary S. Grest院士。在此之前,王九令博士与葛挺教授合作针对玻璃态环形高分子材料的塑性变形机理开展研究,揭示了环形高分子间缠结状态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机理,成果发表在高分子科学权威期刊《Macromolecules(2021, 54: 7500-7511)上,并入选了2022130日的凝聚态物理研讨会 (Journal Club for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月度精选,由维也纳大学Jan Smrek教授撰写长文予以点评 (https://doi.org/10.36471/JCCM_January_2022_03)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8.237801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