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东理工大校长钱旭红:创新型人才成长呼唤师生同行
2010-07-1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使得大学如何培养杰出人才、如何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这一命题,日益成为校园内外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要开创人才辈出的局面,就需要我们走出已有的惯性思维及惰性环境,从育人的理念、政策、操作层面上进行突破。而其中理念上的突破是正本清源的顶层设计。 
    大学校园的主人翁是教师和学生,他们是创新的主体。师生间思想、思维、精神上的相互激荡是校园里萌发创新的土壤。因此,我们认为,大学培养杰出人才、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的基本条件是:发现教师、活跃学生、解放灵魂。 

    学贯中西    创新育人 

    大学需要各个专业、学科的教育家,即杰出的教师,他们是培养杰出人才、塑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的主体。然而如今,重教育者的自我发展、轻学生的成长发展,重科学研究、轻教书育人,忽视学生的自由、健全发展的风气,正像传染病一样在校园蔓延。大学难以培养出杰出人才、困惑于如何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的原因,恰恰在于目前的大学校园缺少教育家,缺少杰出的教师。要扭转这一局面, 我们需要发现引领风气之先的教育家,需要发现创新型教育家。创新型教育家应该学贯中西,应该特别注重在创新中育人。 
    发现教育家。并非每个从教者都能成为杰出的教师,因而,需要人们去发现、培育和呵护。在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校园里,不难发现各个专业、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林林总总的这“家” 和那“家”。但是校园里不能仅有从事创新的科学家、艺术家,而更需要有以育人为本、重塑魂立根、各有专长的教育家。因为科学家、艺术家关心的是其专业学科领域或者学术方向上的事与物,久而久之,则容易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情。只有教育家才真正关心的是“人”的成长。“项目”可以失败,但“人”不能失败。每个课程、每个专业、每个学科、每个领域都需要教育家,一所好的大学需要几十甚至成百位教育家。 
    创新育人。要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更需要培养、选拔与发现创新型教育家。这些为人师表者,既应在本专业、学科有卓越的创新,又应有独到的教育思想与丰富的教育实践探索。既创新又育人、在创新过程中育人是这些创新型教育家最显著的特征。目前,日复一日教书匠式的念经者、只关心自我学术前途的研究者,在大学校园里并不少见。因此,要将创新育人从口号变成现实, 除了在大学里要强调教书育人、研究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更需要全社会通过政策、制度、待遇强力引导、吸引杰出的专家学者成为创新型教育家。我们国家素有世界独一无二的重教传统,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注重伦理的古代教育家获得历朝如宗教般的推崇。如果注重创新的现代教育家能获得最高的社会认同,那我们的创新局面将与现在完全不一样。 
    学贯中西。我们需要学贯中西的创新型教育家。古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不曾中断,曾经影响着世界,也必将影响着今日和未来的中国。历经磨难几乎失传的古希腊文明幸存于阿拉伯,复兴于欧洲,流行于世界。我们应该看到,现代中国的进步正是得益于中西文明的融合与辉映。近现代中国大学某些领域或者某个时段的部分成功,正得益于大学对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继承、接纳与光大。而大学对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以偏概全的认定、非此即彼的礼拜或者否定,乃至全面否定,必然导致出现冥顽不化、水土不服或者文化沙漠,也就会培养出人格残缺、无灵失魂的后人,直至造成随后的社会灾难。我们之所以需要学贯中西的创新型教育家,就是要保证我们的大学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并防止历史悲剧的重演,避免培养出“汉奸”与“愤青”。 
    中国古代大学有重养(教养、修养)的育人传统,西方现代大学有重才的育人传统。古中国强调世界及学科知识整体相关,可惜未能将此思想孕育成形、发扬光大;源自希腊而兴于西方的现代学科强调分解还原,但需不断的人为分化与综合来弥补丢失的信息。开创量子力学时代的普朗克说过,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门类不是由于事物本质,而源自人类认识的局限。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生物学和人类学,再到社会科学的连续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显而易见,两种文明各有所长。正视这些差异与特点,融合两家之长,将为我们大学的创新教育提供全面的营养。 
    我们今日的大学强于我国古代太学、书院之处在于,我们能吸收西方乃至整个人类的精华。我们可能强于西方现代大学之处在于,我们今日的大学能继承发扬古中华文明的精华。正是这些原因,我们呼唤学贯中西的创新型教育家。 

    活跃学生    开放办学 

    大学永远年轻,年轻意味着活跃、阳光和创新。活跃的学生,是历练杰出人才、杰出教师,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环境的主体。年轻的一代代学子给校园带来新鲜血液与新思想,与学生的交往使沉稳的师长感受到人类的进步、愉悦与心态的年轻。然而,有限生命与无限知识间的冲突,以分解还原为特色的学科分类之局限,使得以育人为本的大学校园必然会出现门类众多的专业、学科以及程式化的育人环境。要防止青年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个性及特点的同一化、“格式化”, 就更需要我们跨越壁垒、开放办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