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调查显示美国近年化学博士数量呈上升趋势
2011-02-2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化学博士 美国
 
美国化学协会的大卫·哈维尔说:“也许,我们现在生产了太多的博士。”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一个长期问题。“展望未来,人们需要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化学家们制造的。如果我们今天不生产更多的化学家,那么未来我们就不会拥有他们,这意味着我们将没有创新,没有竞争力。但是现在,许多化学家却失去了工作。”
 
那么,是不是说,现在应该停止新博士的培训,直到让所有人都找到工作为止?
 
哈维尔说,当然不是。但美国国家综合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家约翰·施瓦布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学术界不应该思考这样的问题:在今天的形势下,学术界应该如何反思自己在新博士培训中的作用呢?
 
工业界形势巨变
 
“20多年前,有相当比例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或工业界获得研究职位。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只需要科学背景的工作,而不是研究职位。”
 
2010年,美国的《经济学家》、《科学美国人》和《米勒-麦克库尼》杂志曾经讨论过科学博士供应过量的问题。这些文章指出,博士研究生处于学术金字塔的最低层,但这并不是简单地因为学术界顶层没有足够的位置来容纳它所生产的所有博士。
 
当时,这些言论并不太多涉及化学界,因为部分化学博士的职业之路是教授,而更多人则在工业界寻找职位。然而,工业界形势的变化影响了化学家们的供需方程式。
 
美国劳工统计局估计,从2008年到2018年间,社会对化学家职业的需要大约会上升2.8%。2010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上的一篇文章,将化学家职业评选为十大“高收入但没有未来的职业”之一,与旅行代理人和时装设计师并列。
 
美国化学委员会经济学家开文·斯威夫特估计,化学工业界的雇用人数在1981年达到高峰,但其中相当部分职位并不属于传统的化学领域,如IBM和英特尔公司雇用了大量的化学家。
 
分析化学家的职业需求离不开过去几年中制药业形势的变化。大型制药公司曾经大声说要聘请全部化学家,如今却变得异常安静。根据芝加哥一家顾问公司的估计,制药界在2009年减少了约6.1万个职位,在2010年减少了约5.4万个职位。尽管这些职位并不都属于化学家,但说明今天的化学家在制药业找到职位并不容易。
 
在制药业工作近20年后,化学家马克·达西博士在2009年3月失去了自己的永久职位,从那时开始,他寻找所能得到的各种工作,并投递了330个申请,迄今为止没有获得一份永久性职位。
 
鲁道夫·胡利亚诺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药物学教授,他致信《科学》杂志编辑,抗议最近常常被提及的观点:博士短缺。他在信中说:“我指导博士生培训项目已经20多年。在我的经历中,绝大多数新博士非常难找到能够发挥他们在博士训练期间所获技能的工作……如果现在我们真正急需新博士,那么在我们的自由市场系统,年轻的科学家们应该看见快速上升的报酬和充足、有吸引力的工作机会。但这绝不是今天生物医学界的现状。”
 
胡利亚诺对《化学和工程新闻》表示,他相信在训练和攻读博士学位方面,教授和学生可能并不都出于纯粹的动机。“很显然,有许多教授是真诚致力于研究生教育,许多学生也真正对研究职业感兴趣。然而,许多独立研究员的实验室需要帮手,基本上,研究生们是廉价的劳力资源……目前的经济气候是,年轻人只有相对有限的职业选择,因此,尽管没有强烈的动机,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倾向于上研究生院”。
 
胡利亚诺认为,生物科学家走向非传统职业的倾向也许是今天博士过多的一个选择:“20多年前,有相当比例的博士毕业生在学术界或工业界获得研究职位。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只需要科学背景的工作,而不是研究职位。他们处理临床试验、管理生产。这些都是很好的工作,但它们真的不需要一位博士,因为做这些工作不必经过严格的研究训练。”
 
但也有人对此持相反意见——一个人在博士训练期间获得的技能:解决问题、故障分析、效率等,都可以应用到化学研究领域之外。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酶应用战略首席科学家凯艾姆·阿尔比扎蒂说:“看看化学界之外的领域,想想对化学知识的应用,以及那些需要研究生阶段实验训练中所获技能但并非研究型的工作。我认为,从工作的可获得性来讲,我们真的不需要训练那么多的博士。”
 
对那些希望攻读科学类博士学位的年轻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化学部主任、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化学教授马修·波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说:“30多年来,我一直告诉年轻人,你们上化学或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生院只有一个理由:你的内心有一种呼唤,愿意在这个科学领域里学习,就像一个人听到来自艺术、音乐或神职工作的呼唤一样,你做这样的事情只是因为爱和自我满足。5年后的工作市场很难预测。”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