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众专家热议“学术近亲繁殖”如何消除
2011-08-04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学术 近亲繁殖
“学术近亲繁殖”是中国高校的一个老话题,但由于成为国家教育规划的施政目标,最近引起社会各界新的关注。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全国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改善高等学校教师学缘结构,逐步减少和消除“学术近亲繁殖”现象;鼓励高等学校大幅度减少或者不从本校毕业生中直接聘任新教师,并逐步形成制度规范。
 
国内高校毕业生留校现状如何?导致的“学术近亲繁殖”情况怎样?相关禁止规范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围绕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高校教师和教育专家。
 
毕业直接留校“以前比较普遍”
 
一般认为,中国高校过去走“本科→硕士→博士→留校”道路教师较为常见,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国家重点大学对改变教师队伍学缘结构提出了一定要求。不少学者基于研究分析或切身体会指出,大学从本校毕业生直接聘任教师的情况视学校层次不同而异,但其具体判断却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
 
厦门大学社科处副处长陈武元认为,这种情况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尤其是“985工程”高校正在快速减少,其重要原因,一是这类高校近几年来利用高校扩招急需增加教师的难得机遇,大量引进国内外的知名学者。二是通过国际学术交流方式,大量派遣教师赴国外著名大学进修。而地方高校的情况会复杂一些,具有较长办学历史传统、有较多博士点的省属重点大学,其学术近亲繁殖比较突出,原因是没有足以吸引优秀人才的资金和学科平台,只能把自己培养的最优秀的学生留下来;与此相反,博士点少的省属本科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近几年新进的教师,来自外校的毕业生会多些。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胡弼成认为,只要本科、硕士、博士中有一个学历不在同一所大学获得,就可认为不是“毕业直接留校”。目前国内本校毕业生直接留校的现象仍存在,但并不是很突出。过去的直接留校教师,现在也在学缘关系上改善了不少,但其在学术上的负面影响及波及到的行政等方面的消极作用,还需较长时间才能消除。
 
而在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尤小立看来,现在大学里的职位有限,真正能留在本校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博士生或硕士生还是少数。但“985工程”高校的留校比例应该大于一般院校。“ ‘985工程’高校比较喜欢留自己人。他们因为自己的地位,看不到‘985工程’以外大学的优秀、有潜力的学生。”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认为,“学术近亲繁殖”的现象在高校一直存在。但实际上,有些学校把毕业生留下来是解决一个“饭碗”,还不大考虑“学术繁殖”的问题。
 
国内高教界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很多大学的校长都由本校毕业生担任,目前在任的就有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徐金梧、扬州大学校长郭荣等。当然,他们都有海外访学的经历,甚至在国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此外,一些大学尤其是一些高水平大学的导师在招收研究生时,也倾向于招收本校培养的学生。这也都被认为是“学术近亲繁殖”的表现。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