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复旦大学在全校推广代表作评审制度
2012-03-28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从今年起,复旦大学将在全校各院系推开一项新的高级职务评聘办法——代表作评审制度。其核心内容是,淡化以往职务评聘的“硬杠杠”,只要教师拿得出够分量的研究成果,并通过专家严格评审,哪怕仅仅是一篇,哪怕没在“权威”与“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过论文,也能获得参加高级职务竞聘资格。试点两年来,已有10多位青年教师通过这一制度破格获得高级职称。
 
代表作衡量成果,避免“硬杠杠”错杀优秀人才
 
与许多高校一样,2010年前,复旦大学的教授、副教授评审,主要由各学院自行制定学术准入标准。发表论文数,是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升副教授需5篇,升教授10篇,其中还必须有若干篇发表于“核心期刊”、“权威期刊”。
 
2009年底举行的一次青年教师座谈会上,有教师提出,现行的职称评审制度适用于普通人群,但可能会遗漏一些真正优秀、但又不符合现行刚性学术要求的人才。这个话题引发了老师们的热议,并被学校提上了内部治理改革的日程。
 
2010年,复旦大学在历史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等个别院系启动试点“代表作”评审机制。2011年试点范围扩大到整个文科院系。
 
代表作评审机制的基本做法是:在高级职务聘任工作过程中,现有学校和院系制定的学术标准难以判别的、个别真正优秀的文科申请人,可以自主向学院提出申请,提交1—3篇代表作。学院学术评估通过后,由学校依据分学科采集的专家库随机选择5位校外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学者,匿名对申请人是否“真正优秀”、“能否破格”、“是否胜任”等问题进行学术评估。根据专家意见,决定是否同意候选人参加高级职务竞聘。
 
两年来,复旦大学共有20多个教授申请人、近20个副教授申请人申请了代表作学术评审,最终约有1/3的申请人被学校正式聘任。正是因为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12年学校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全面实施。
 
鼓励“慢工出细活”,减少急功近利“短平快”
 
31岁的郭永秉是代表作学术评审制度的首批获益者。
 
郭永秉从事古文字研究,国内目前该专业研究人员不足百人,核心学者只有四五十人。专业虽“小众”,但其科研发展又关系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少不得。在郭永秉所在的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说起发论文,青年教师们都很无奈。因为列入“权威”级的相关学术期刊只有一本《中国语文》,每年刊登古文字方面的论文不过一两篇。他们的大部分研究成果都发在圈内的期刊、论文集、纪念文集等上面,按传统的职务评审规定,这些论文都不算数。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