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应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田禾院士的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颜德岳教授到该校进行学术访问。
颜德岳院士首先参观了学校“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田禾院士对实验室的建设及发展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参观结束,颜德岳院士应邀做客学校第104期名师讲坛,为广大师生作了题为“超支化聚磷酸脂及其生物医药应用”的学术报告。田禾院士主持学术报告,唐燕辉、朱麟勇、程毅等教授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颜德岳院士参观重点实验室
颜德岳院士作学术报告
超支化分子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在聚合物科学领域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一种具有特殊大分子结构的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由于具有高度独特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和应用领域而引起了聚合物科学家们浓厚的兴趣。颜德岳院士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过程、现状,并围绕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自组装进行了重点讲解,最后系统深入地分析了超支化聚合物的生物医药应用。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精彩的学术报告赢得了参会的老师和学生的阵阵掌声。颜德岳院士不仅解读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更启发了广大师生的研究思路。报告结束后,颜德岳院士与重点实验室老师就该领域的研究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
颜德岳院士简介高分子化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1937年生于浙江永康。196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1965年吉林大学化学系研究生毕业。2002年获比利时Leuven天主教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颜德岳院士长期致力于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和不规整聚合物的超分子组装领域的研究,提出了聚合物分子量分布等分子结构参数及其与聚合反应条件之间的数学关系;利用不同聚合反应基团的活性差别,建立了用商品化的双组分单体原位合成AB2型中间体的方法大量制备超支化聚合物的新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合成了一系列复杂的新型超支化聚合物;基于氧杂环单体的自缩合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带超支化“核”合聚氧化乙烯“臂”的两亲性多臂共聚物;进而提出了其分子堆砌模型和宏观分子自组装机理,在实验室实现了宏观尺度的分子自组装和结构不规整大分子的宏观自组装。
- 中南民大张道洪教授/姜宇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 封面论文:超支化结构调控微相分离构建高强韧水凝胶 2025-07-12
- 南方科技大学郭传飞教授团队 Matter:柔性传感器界面再突破 - 超细微柱赋能强韧粘接与高灵敏感知 2025-07-01
- 西工大颜红侠教授团队 Small:利用超支化聚硼磷酸酯制备具有超高韧性和防火安全性的透明环氧树脂 2025-05-04
- 南京大学成义祥教授等 Angew:原位光聚合手性共组装液晶刚性网格发光体应用于CP-EL的EMLs材料 2025-07-15
- 中南民大张道洪/许泽军团队 AFM:用于防伪的刺激响应性可回收室温超长磷光(RTP)聚合物 2025-07-15
- 江苏科技大学赵正柏/李为立团队 JCIS:用于各向异性导热胶膜开发的自修复、可回收和高性能交联聚合物的制备 2025-07-15
- 华东理工田禾院士、贺晓鹏副研究员与上海交大颜德岳院士、麦亦勇特别研究员合作在精准合成与诊疗领域取得最新成果 2018-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