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科学因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而进步——记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张希
2008-01-02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关键词:

  1999年入选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2)、中国青年科技奖、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中国化学会-巴斯夫青年知识创新奖”、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重要奖项……与长长的获奖记录相比,学术合作与教书育人的成绩更令42岁的张希院士感到自豪,因为它们都有着思维激荡的美妙过程。关于这一点,张希特别喜欢物理学家海森堡的名言:“不同思维方式的碰撞激发最有效的结果。”

  张希常说自己很幸运,他自己科研之路的启航正是受惠于一对学术合作者的跨国交流。张希曾是著名化学家沈家骢院士和德国H. Ringsdorf教授共同指导的博士生。两位导师从20世纪80年代末合作开展高分子自组装研究,携手活跃在功能超分子体系的国际合作中,从而推动了国内超分子科学的发展和中德两国在这一领域的合作。

  那时的张希常常带着样品穿梭于亚欧大陆间,去德国做一些特别的实验。虽是国内条件所限的无奈之举,但他的确从中获益良多。张希尊敬地称两位导师为“科学之父”,他所受教的,不仅是学术知识,更有学术思想。比如沈家骢院士很早就鼓励的“两个基地”模式:青年人应建设好国内工作基地和国外合作研究基地,在两个基地间短期自由地来往,这一思路培养和凝聚了一批优秀人才;另一方面,H. Ringsdorf教授则为张希搭建了一个国际平台,引导他进入了一个高层次的国际化学家“俱乐部”。张希与这些大师们的交流与合作,为他今天的成就打下了基础。

  两位导师的悉心指点帮助张希在学术上迅速成长起来。他很快把触角伸到化学领域之外,比如与德国明斯特大学H.Fuchs和慕尼黑大学H.E. Gaub两位物理学家的合作,让他在聚合物的单分子力谱和界面分子自组装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这类的交叉合作让张希心生感慨:“化学和物理学家有两种不同的语言,如果交流合作得好,可以产生很多奇迹。”至今,德国仍是张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站点,而且他的交流与合作的轨迹已由德国延伸到其他欧美国家。

  现在,这样的交流当然已不再是单纯的“西学东渐”,而是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深入合作。亲身受益的张希也致力于为年轻的同辈们创造更好的交流环境,介绍推荐他们加入国际层面的研究合作中,尽管他自己才刚刚步入不惑之年。

  2006年暑假,张希应邀担任了在德国召开的“第一届中德化学前沿讨论会”的中方主席。中国的26人代表团中有19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他们的报告水准与德国同行相比毫不逊色,这让张希感到十分自豪。在国际大舞台上找到重要问题进行长期合作,推动化学学科的发展,张希乐在其中。

  科研合作是张希的强项,也是他的一大特色。在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佟振合院士负责的上一个“973”项目中,他与中科院化学所刘鸣华研究员的紧密联手就曾为佟院士所欣赏;继续申请《分子聚集体的化学:分子自组装与组装体的功能》项目时,大家公推张希担任首席科学家。张希果然也不负众望,不仅将中科院的3个组和3所高校牢牢团结在一起,而且以清晰令人信服的表述说服了业内外评审专家,最终顺利获得立项。

  作为一位年轻的院士,张希钟情于教学,也擅长教学。十余年来,张希培养的学生中已有10人成为教授、副教授。在中科院化学所工作的“大弟子”入选“百人计划”并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另一位高徒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当上了助教授。在清华工作的前三年里,他连续两次被研究生评选为“良师益友”。

  张希是一位和蔼细致、注重教学方法的好老师,更是一位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兴趣、培育理想、恰当选择的好“导师”。一位跟他做基础性题目的硕士研究生,后来发现自己的志向是加入工业界,在其研究课题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后,张希就送他到了一个从事应用研究的小组学习。正是这7个月的训练,使得这位同学顺利地加入美国杜邦公司。如果学生们选择出国深造,张希也很支持,他会把他们推荐给国外的名校名师,并用心地写一封长长的推荐信,因为在他看来,中西合璧的教育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学生跟了我这么多年,甚至连说话的口气都和我差不多了,还能再学到什么呢?他们需要在青年时代接受不同化学理论的熏陶,学习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对将来的发展很重要。”

  对教学与科研的时间平衡,张希从来不用刻意维系。“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做个称职的教授,我最开心的时候是和学生一起讨论和工作。”他并不刻意偏重那些给他带来一项项荣誉的研究,他的逻辑很简单:做研究可以发表很多现在看来很重要的工作,但有多少能够永恒呢?需要时间的检验,也需要一点运气,否则也许20年后就毫无意义。相较而言,培养人虽是慢功夫,但是值得。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晓靖)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学者介绍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