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晶石湿法超细研磨中的机械力化学效应研究
关键字:重晶石, 湿法超细粉碎, 机械力化学效应 研究了重晶石在搅拌磨湿法超细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力化学效应。结果表明,湿法超细粉碎重晶石可导致颗粒晶体结构发生整体变形、晶格畸变和非晶化。粉碎机械力化学效应使重晶石产生了高活性表面和化学活性点,从而为利用其制备功能材料提供了前提。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082 |
|
从小分子自组装来构筑超分子聚合物
关键字:超分子化学,自组装,超分子聚合物,超分子构筑,主客体化学 高分子合成化学是高分子科学的重要基础,它的发展对于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探索新的聚合反应机理,发现新的聚合方法以制备满足不同场合需要的高分子材料是21 世纪高分子科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6045 |
|
聚合物熔体在超声挤出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原位增容
关键字:聚合物熔体 超声挤出 化学反应 就地增容 高分子熔体与高分子溶液的显著不同在于高分子熔体粘度要比高分子溶液粘度高几万倍,甚至几十万倍,并且高分子熔体中无产生空化作用的溶剂分子。传统的声空化理论认为,空化效应与液体的粘度有关,粘度越高,空化泡的平均尺寸和空化泡的生长及破裂速度越低,液体便越难以被空化。在粘度高于2.0Pa.s的液体中,空化现象会完全消失,化学反应无法进行。按超声化学反应的空化机理就完全否定了在聚合物熔体(粘度约为104-105Pa.s)中产生...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715 |
|
小分子的超分子化学和大分子自组装
关键字:超分子化学,自组装,构造单元,驱动力,包结络合 超分子化学的形成和发展源于J. Lehn,D. Cram 和C. Pedersen 等关于冠醚和大环化学的研究。经过去数十年的发展,对小分子的超分子化学的一些基本要素,指构造单元(如冠醚,穴醚,球醚,杯芳烃,中性主体如环糊精等);驱动力和作用机理(如螯合、包结络合、位点识别、分子识别);以及功能特性(如信息传输及智能化响应)等的研究,均取得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研究成果。小分子的超分子化学已发展为有系统理...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629 |
|
水相/有机两相电化学方法制备阵列聚吡咯纳米线
关键字:聚吡咯,界面聚合,电化学聚合,纳米结构阵列 阵列纳米结构在化学、生物传感器、场发射和光电器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采用水相/有机两相体系,用电化学氧化的方法获得垂直于电极表面的阵列聚吡咯纳米线。与界面化学法合成聚苯胺相比,这种方法获得的纳米线比较均匀,纳米线之间没有融合的结点。与多步电化学和稀溶液化学氧化的方法生长的阵列聚苯胺(长度一般小于1 微米)相比,这种方法获得的吡咯纳米线的长度可以通过循环伏安的圈数控制在几百纳米到几个微米...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550 |
|
金属铝表面电化学合成导电聚苯胺膜的研究
关键字:电化学聚合 金属铝电极 聚苯胺膜 防腐蚀性能 在酸性电解液中采用用循环伏安法在铝基材表面电聚合了导电聚苯胺膜,该膜在空气中呈绿色,稳定、致密,与基体材料结合较好。通过 Tafel曲线探讨了不同硫酸浓度和苯胺浓度对电沉积聚苯胺膜的抗腐蚀性的影响,发现当电解液组分为0.3~0.5mol·L-1H2SO4+0.3mol·L-1C6H5NH2时,表面电沉积聚苯胺膜的铝电极的抗腐蚀性较理想,其在0.5 mol·L-1H2SO4的腐蚀电位与裸铝电极的腐蚀电位相比,正移了0.6~0.7V(...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271 |
|
芴-联吡啶类共聚物电子结构的量子化学研究
关键字:芴;联吡啶;共聚物;电子结构;量子化学 采用DFT/B3LYP方法对三类聚合物 聚芴 (flu-flu)n、 芴-联吡啶共聚物(flu-bpy)n和芴-菲咯啉共聚物(flu-phe)n (n=1-4) 的低聚物分别进行了优化,并用ZINDO,TD-DFT方法计算其最低激发能。从低聚物外推了聚合物的能隙和最低激发能,估算了聚合物的有效共轭长度。结果发现,联吡啶和菲咯啉单元的引入,聚合物PF整体能级下降约0.5 eV,这有利于增强电子的注入能力,实现了n型共轭聚合物材料。另一方面,联...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4023 |
|
典型多糖溶胶-凝胶转变和凝胶机理的电化学表征
关键字:典型,多糖,溶胶,凝胶,转变,凝胶,机理,电化学,表征, 多糖类生物大分子在介质水中常形成以非共价键结合(氢键、疏水作用、离子键等)的,以交联区(junction zone)为联结的物理凝胶网络结构。这类水凝胶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凝胶形成机理、网络的结构及其控制,溶剂水与网络的相互作用,以及凝胶中分子的非线性传输过程等等。其中多糖溶胶-凝胶转变和凝胶机理的研究是多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多糖凝胶形成机理的阐明依赖于多糖大分子相互作用本质的揭示。研究多糖凝胶形成机理的方...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3939 |
|
基于应力诱导的硫化天然橡胶常温固相力化学脱硫化研究
关键字:硫化 天然橡胶 回收 脱硫化 力化学 硫化橡胶的脱硫再生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报道的橡胶脱硫方法大多需要使用化学试剂,造成二次污染[1-4];或是在高温下进行,脱硫过程中容易导致橡胶主链的严重降解。在不使用任何化学试剂前提下,硫化橡胶的常温脱硫化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3904 |
|
纤维素的固相力化学表面酯化改性的研究
关键字:纤维素 表面 酯化反应 力化学 纤维素分子中含有大量极性基团羟基且具有强亲水性使其与大多数聚合物相容性差。若要提高纤维素和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必须对其界面进行改性。纤维素的表面酯化反应能够在纤维素的表面引入非极性的脂肪链,减少表面的羟基基团,提高憎水性,改善与基体聚合物的界面相容性。传统的化学法对纤维素进行表面改性一般是在非均相的溶液环境和有催化剂的作用下完成[1]。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纤维素降解程度较小,能够基本维持纤维的长径比,但...
http://www.polymer.cn/research/dis_info387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