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联系方式
  • 通信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4号南开大学化学楼南楼302室
  • 邮编:300071
  • 电话:022-23507193
  • 传真:
  • Email:zhanghuiqi@nankai.edu.cn
当前位置:> 首页 >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张会旗博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7-1991年在南开大学化学系学习,并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1-1993年在南开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攻读硕士学位,导师为黄吉甫教授与张保龙教授。主要从事基于聚氨酯的环氧树脂潜伏性固化、增韧剂的研发工作。

1993年9月被免试保送至南开大学高分子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导师为何炳林院士与黄文强教授。主要从事光响应性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1996年6月毕业,并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6年7月至1999年5月在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与化工学院有机合成与高分子化工系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历任讲师与副教授。主要从事新型主链(偶氮)液晶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999年6月至2000年5月在荷兰温特大学化工学院超分子化学与技术实验室做博士后,主要从事分子印迹聚合物光化学传感器的研制工作。

2000年6月至2004年5月在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高分子化学与涂料技术实验室及高分子化学与纳米技术实验室做博士后,主要从事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反应机理及其在规整结构功能高分子材料制备方面的研究工作。

2004年9月至2006年8月在瑞典隆德大学化学中心纯粹与应用生物化学系做博士后,主要从事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反应器的研究工作。

2006年8月至今,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学科任教授。本课题组主要从事仿生智能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基础与应用研究、适于复杂生物样品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化学传感与生物医用领域中的应用研究、以及新型光致形变聚合物的分子设计与应用研究。


代表性科研成果包括:

1)通过理性选择合适的聚合体系,利用实验证实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领域中的两个基本动力学方程{即Matyjaszewski方程[i.e., ln([M]0/[M]) = kpKeq{([RX][Cu(I)])/[Cu(II)]}t = Kappt ]与Fischer方程[i.e., ln([M]0/[M]) = (3/2)kp([RX]0[Cu(I)]0)1/3(Keq/3kt)1/3t2/3 = KFischert2/3]}, 并揭示了它们的适用范围。此研究结束了上述两个方程自被提出后一直不能被实验证明的尴尬局面,为ATRP自由基聚合机理的确认创造了条件。此外,上述工作还为有效提高ATRP体系的可控性提供了实验依据。所发论文(Macromolecules 2001, 34, 6169-6173; Macromolecules 2002, 35, 2261-2267)被国际经典高分子著作Principles of Polymerization(第四版, George Odian)与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引用。

2)发展了一系列可一步法合成具有单分散粒径与"均匀"(化学或物理)交联网络结构、且表面同时含有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引发或链转移基团及其他功能基团的“活性”聚合物微/纳米球的可控/“活性”自由基沉淀聚合(CRPP)新技术,为有效制备各种本体与表面化学结构均可控的多功能聚合物微/纳米粒子铺平了道路(Macromolecules 2011, 44, 5893-5904;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2013, 51, 1983-1998; Chem. Commun. 2014, 50, 2208-2210; Macromolecules 2019, 52, 143-156)。

3)进一步将可控/“活性”自由基沉淀聚合(CRPP)新技术引入分子印迹领域,开辟了多条制备适于复杂水溶液体系(尤其是未经稀释的纯生物样品)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的简便、高效且通用的途径,解决了困扰分子印迹领域多年的难题(Angew. Chem. Int. Ed. 审稿人评语);在此基础上,首次发展了多种可直接在未经稀释的复杂生物样品(如纯牛奶、血清、尿样、蔬菜汁、果汁等)中对有机小分子农药、食品添加剂、抗生素及癌症标志物等进行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快速准确检测的荧光MIPs传感材料,为MIPs在生物分析与生物医用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Angew. Chem. Int. Ed. 2011, 50, 11731-11734; Angew. Chem. Int. Ed. 2013, 52, 1511-1514;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6, 8, 15741-15749; Biosens. Bioelectron. 2016, 86, 580-587; J. Mater. Chem. B 2019, 7, 2474-2483; Talanta 2020, 211, 120711; Adv. Mater. 2020, 32, 1806328; Microchim. Acta 2022, 189, 464)。

4)发展了可以简便高效地制备光致形变偶氮聚合物光驱动器的新型后交联技术(J. Mater. Chem. 2009, 19, 236-245;Eur. Polym. J. 2015, 69, 592-604),并构筑了一系列具有优异可再加工性能与光致形变性能的物理交联型主链偶氮液晶聚合物(Macromolecules 2013, 46, 7650-7660;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2, 14, 3264-3273)与具有可逆化学交联结构的偶氮液晶聚合物(Polym. Chem. 2016, 7, 5088-5092; Eur. Polym. J. 2020, 139, 109998)。

迄今为止,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Macromoelcules、ACS Macro Lett.、Biomacromolecules、Chem. Commun.、Biosens. Bioelectron.、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Chinese J. Polym. Sci.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受邀撰写英文专著6章。与王槐三教授等合作出版《高分子物理教程》教科书1部(科学出版社,第二作者)。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包括1项美国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