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β晶向自调控实现具有超高压电性的聚合物纳米纤维
2017-02-21 来源:清华大学微电子所
近日,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王晓红课题组在《美国化学学会·纳米》(ACS Nano,影响因子:13.33)在线发表了《通过β晶向自调控实现具有超高压电性的聚合物纳米纤维》(Ultrahigh Piezoelectric Polymeric Nanofibers via Self-Orientation of β-Phase Nanocrystals)研究论文,揭示了压电聚合物纳米纤维的压电晶相在氧化石墨烯片层的包裹下形成芯-壳结构的同时进行自我调控过程。该论文的审稿人指出,“这项工作提出了非常有趣的设计和得到了很好的结果”,“这项工作非常新颖,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和调控材料性能”。
从结构的角度来看,传统聚合物压电材料受外界物理作用,可以使非极性的晶相转化为极性。但是,一方面由于材料本身的热效应等作用,极性晶相并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压电晶相的极化方向不尽相同,相反极化方向的晶相会相互抵消,材料呈现出的压电性能并不理想。该项研究利用先进的二维材料来调控纳米聚合物纤维的晶相,极大地提升了聚合物的压电性能。该研究方法为未来实现不同材料性能的调控提供了很有前瞻性的借鉴。
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suppl/10.1021/acsnano.6b07961

压电纳米纤维材料结构模型和表征验证结果。
随着可穿戴电子和能量收集领域的兴起,压电聚合物材料再度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因传统的压电聚合物受限于压电材料本身的半晶态(或者非晶态),导致其压电常数远低于压电陶瓷等材料。该项研究首次创造性地设计了一种芯-壳结构,利用外层包裹的氧化石墨烯来使中间的聚合物链从非极性的α相转为极性的β相,并且利用纳米纤维的一维结构和机械拉伸,实现压电β相聚合物长链单向排布,并且在外界电场的调控下,实现具有一致的极化方向,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纳米纤维的压电性能。从结构的角度来看,传统聚合物压电材料受外界物理作用,可以使非极性的晶相转化为极性。但是,一方面由于材料本身的热效应等作用,极性晶相并不稳定;另一方面,由于各个压电晶相的极化方向不尽相同,相反极化方向的晶相会相互抵消,材料呈现出的压电性能并不理想。该项研究利用先进的二维材料来调控纳米聚合物纤维的晶相,极大地提升了聚合物的压电性能。该研究方法为未来实现不同材料性能的调控提供了很有前瞻性的借鉴。

芯-壳纳米纤维结构表征结果:(a)纤维的表面形貌图,(b)纤维的TEM图,(c)和(d)纤维上的原子定向排布。
清华大学微电子所王晓红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微纳电子系博士生刘霞为第一作者,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马静助理教授、微电子所伍晓明副教授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林立伟教授为本文的共同作者。该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基础研究基金等项目的支持。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suppl/10.1021/acsnano.6b07961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香港城市大学胡金莲教授团队 Adv. Sci.: 可穿戴生物电子技术突破 - 居家管理肌肉萎缩成为可能 2025-07-16
- 华南农大胡传双教授、林秀仪副教授、徐江涛副教授 Adv. Sci.:双网络离子水凝胶实现可穿戴电子器件电磁屏蔽与自供电传感一体化 2025-07-03
- 华南理工江赛华教授课题组 CEJ:基于3D打印技术构建的可穿戴柔性触觉摩擦电传感器在材料感知领域的应用 2025-05-29
- 武汉大学陈朝吉/四川大学张伟 ACS Nano:仿生梯度水凝胶电解质界面优化构筑稳定锌离子电池 2025-07-21
- 华南农大杨卓鸿/胡洋、阿尔伯塔大学曾宏波 CST: 基于香草醛固化剂和改性氧化石墨烯的高强度、耐老化、可回收环氧防腐涂层 2025-07-11
- 四川大学王延青 AFM:氧化石墨烯纳米片协同双工程设计硬碳 - 边缘钝化与催化SEI设计以实现超高初始库仑效率钠离子电池 202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