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刘静欣教授《Chem. Soc. Rev.》综述:瓜环同系物和衍生物构筑的刺激响应机械互锁分子
2023-02-06 来源:高分子科技
近日,安徽工业大学刘静欣教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中科院JCR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60.615)上发表了题为“Stimuli-Responsive Mechanically Interlocked Molecules Constructed from Cucurbit[n]uril Homologues and Derivatives”(瓜环同系物和衍生物构筑的刺激响应机械互锁分子)的综述性论文。《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由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创办,专门发表与化学综合相关的高级评论文章,属于一级学科顶级期刊,是世界化学化工以及材料学科领域公认的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三大综述性学术期刊之一,发表的论文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该论文由刘静欣教授(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陈凯副教授(共同通讯作者)、英国赫尔大学Carl Redshaw教授共同完成,安徽工业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这是安徽工业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该期刊上发表论文。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基于瓜环同系物构筑的各种刺激响应的机械互锁分子
受生物组织中许多重要生物过程的启发,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Sauvage, Stoddart和Feringa证明了分子机器的科学价值。机械互锁分子,包括(类)轮烷,索烃,树枝状分子、聚(类)轮烷和杂轮烷,被认为是构建人工分子机器的原型或前驱体。机械互锁分子通常由线性的“轴”和环状的“轮”组成。机械互锁分子中的“轴”和“轮”部件之间的分子运动可以通过外部刺激条件(包括热、光照、pH值、溶剂极性、金属离子配位和氧化还原状态等)的改变得以实现。
TMeQ[6]和Ag+构筑的手性螺旋聚轮烷(Inorg. Chem. 2011, 50, 6521?6525)
TMeQ[6]驱动Q[7]形成杂轮烷(J. Org. Chem., 2020, 85, 3568?3575)
论文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3/cs/d2cs00785a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浙江大学王立教授、俞豪杰教授团队 JCIS:用于安全磁共振成像和刺激响应药物递送的纳米粒子 2025-09-09
- 中国科大龚兴龙教授团队《Compos. Part B》:具有热致形状记忆和局部磁编程特性的多刺激响应软致动器 2025-08-29
- 华工凌子夜、方晓明等Mater. Horiz.封面文章:腌制黄瓜启发的离子渗透策略-打造兼具超高强度与高储热性的刺激响应相变凝胶 2025-08-24
- 澳门大学王瑞兵教授团队:简易方法制备基于瓜环的纳米囊以及用于靶向光敏治疗 2019-06-21
- 澳门大学王瑞兵教授课题组发现瓜环可逆转聚阳离子引起的凝血 2018-09-18
- 苏州大学张伟教授团队 Angew:消旋聚合物体系中全局域手性的动态切换 2024-11-13
- 武汉大学闵杰教授团队 Nat. Commun.:聚焦有机光伏材料聚合度批次重现性 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