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PA赵善宇团队、东华大学张清华团队 Adv. Mater.:在可回收高性能聚酰亚胺复合气凝胶的多尺度制造方向取得新进展
2024-11-29 来源:高分子科技
随着全球能源供应逐步转向可再生材料,减少碳排放正变得愈发重要。生物基材料作为合成聚合物的一种潜在可持续替代品备受关注,但其性能往往尚未达到聚合物的水平。鉴于当前多重复杂、极端条件对高性能材料的高度依赖,确保这类材料的可回收利用尤为重要。
图2:湿纺丝、静电纺丝和3D打印制备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a) RPS-20%?1.0气凝胶纤维,b) RPS-20%?0.5静电纺纳米纤维薄膜,c) RPS-15%?1.9 3D打印立方体的显微照片。d)气凝胶纤维,e)静电纺丝膜中的纳米纤维,f)3D打印的SEM横截面图像。g)气凝胶纤维,h)静电纺纳米纤维薄膜,i)打印立方体(0.43-0.93μm3,有效像元尺寸18μm)的横切面和层析图。
图3:RPS复合气凝胶的回收利用。a)13C NMR谱,b)分子量及分布,c) RPS复合气凝胶的回收过程,d)应力-应变曲线,e) N2吸附等温线,f)回收后RPS复合气凝胶的TGA曲线。
图4. 复合气凝胶的高温屏蔽性能。a) 复合气凝胶在消防服中的潜在应用。b) 复合气凝胶织物的热防护和防火性能。c)红外热像图和d)热防护测试时纺织品上下表面的实时温度变化。e) 复合气凝胶在热失控保护下锂离子电池组中的应用及结构图。f)标准电池热失效试验时复合气凝胶的实时温度、压力变化曲线。g) 复合气凝胶织物保护下的锂离子电池热测试照片,h)实时温度曲线,i)锂离子电池电压。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1599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岭南大学/新加坡科技研究局等 Nat. Commun.:开发DNA基可回收再循环生物塑料 2025-08-15
- 武汉大学陈朝吉/余乐 Natl. Sci. Rev.:可回收电凝胶化生物大分子水凝胶电解质助力可持续宽温域锌金属电池 2025-08-11
- 南卡罗来纳大学唐传兵教授团队 JACS: 可持续且正交闭环可回收的缩醛基长链聚酯材料 2025-07-31
- 川师大赵丽娟教授、王义副教授《Mater. Horiz.》:通过一锅法构建富PDMS结构域交联的高性能逆热响应水凝胶 2025-08-22
- 北化许海军教授团队 CEJ: 低成本原位光催化技术突破摩擦纳米发电机高性能电极瓶颈 →在疏水性聚合物表面原位生长银纳米颗粒电极 2025-08-07
- 福建理工大学陈汀杰/彭响方/林肇星 CEJ:分层多孔TPU@CNT海绵通过双接触电气化和自供电传感应用实现高性能摩擦纳米发电机 2025-08-03
- 兰州化物所王道爱研究员团队 AFM:自适应限域润滑策略实现多孔聚酰亚胺的超低摩擦和磨损 2025-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