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发现特殊短肽 可降低癌症诊疗毒副作用
2012-10-15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温龙平教授研究组发现一种短肽,能够调控稀土纳米材料所导致的细胞自噬行为,从而大大降低纳米材料的毒副作用,并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相关论文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材料》上。
细胞自噬是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受损的细胞器、大分子物质和长寿命蛋白质以维护细胞自稳态的关键细胞生物学过程,与多种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息息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吸入和以诊疗为目的进入体内的许多纳米颗粒,可引发细胞自噬并促进细胞死亡。这种纳米颗粒引发的细胞自噬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正常细胞中会引发毒性,需要加以规避;另一方面,在特定细胞中可用于帮助疾病治疗,如增强癌症的放化疗和免疫治疗效果,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等)。有效调控纳米颗粒引发的自噬效应,对纳米材料及纳米器件的体内应用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温龙平小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发现了一种短肽RE-1。它能够与稀土金属氧化物和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结合,并在其表面形成稳定的肽涂层。通过小 鼠实验表明,该短肽能够通过抑制纳米颗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以降低细胞自噬水平,从而屏蔽由于细胞自噬而导致的细胞毒性和组织损伤,提高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另一方面,该短肽与能够识别肿瘤的短肽RGD组成的复合肽,通过与肿瘤细胞外的整合素相互作用,提高稀土纳米材料在肿瘤细胞中的自噬及杀伤效应。因 此,该发现有望同时实现在正常细胞中屏蔽自噬和在肿瘤细胞中提高自噬以增进化疗的目标。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Hou)
相关新闻
- 海南大学郭东波/陈茂华团队 AFM:一种无需药物的神奇疗法 - 体温引发聚合的放热水凝胶用于收缩驱动的肿瘤饥饿疗法 2025-08-11
- 北京化工大学王兴教授团队《Adv.Healthc.Mater.》:基于双抗生素的pH响应型无载体纳米药物高效治疗混合细菌感染 2025-08-11
- 东南大学葛丽芹教授与合作者 Research:微气泡为模板的免疫活性金属多酚胶囊用于药物递送和增强的肿瘤免疫治疗 2025-07-31
-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姜锋教授团队 AFM:建筑节能新材料 - 湿度响应性智能调光薄膜系统 2025-08-10
- 华南理工大学王辉团队 Nano Lett.:淀粉样变新材料多方面治疗阿尔兹海默症 2024-10-09
- 天津大学潘莉教授团队/中石油上海新材料研究院 Macromolecules:综合性能优异、高效可调的等规聚丙烯基嵌段共聚物 2024-05-09
- 河北工大白国英教授/港理工王钻开教授 AFM:纳米级界面工程协同光谱选择性光热技术实现透明防冰涂层 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