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弹性体纳米增强的优异特性及增强机理 |
|
|
资料类型: |
PDF文件
|
关键词: |
弹性体 纳米 增强 |
资料大小: |
94K |
所属学科: |
分子表征 |
来源: |
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10.9-10.13,成都) |
简介: |
弹性体由于具有独一无二的高弹性在当今的民用行业和国防军工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绝大多数情况下,高自由体积、低内聚能的高弹态聚合物的强度很低,必须增强才能使用。研究表明,纳米尺度的增强剂能够显著地提高弹性体的强度(最高可达20倍),而微米尺度的颗粒的增强效应甚微。本文综述了纳米粉体增强弹性体、溶胶-凝胶法二氧化硅原位增强弹性体、不饱合羧酸金属盐原位增强弹性体、金属氧化物交联羧基弹性体、嵌段型热塑性弹性体、层状硅酸盐纳米增强弹性体、纳米纤维增强弹性体、碳纳米管增强弹性体、笼型硅氧烷齐聚物增强弹性体、淀粉增强弹性体、片状石墨增强弹性体等各种弹性体复合体系的结构和性能,也包括纳米分散技术和纳米相的形成技术,预期和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等。提出,填料纳米化是其对弹性体产生高效增强(模量和强度)和保证复合材料的功能性能与力学性能兼顾的重要手段,甚至是必要手段;纳米尺度是开发新型增强剂时必须具备的结构要求。通过增强体系的强度-填料体积分数曲线,提出了产生纳米增强效应所需的最小临界填料体积分数(粒子间距)的概念,进一步证实纳米粒子间的弹性链取向可能是导致高增强的内因。基于这一机理,进而提出,存在一个最小的纳米粒径,大于这个尺度,才能产生纳米增强。同时分析了低形状系数比的纳米颗粒在玻璃态和半晶聚合物中不能产生高效增强的可能原因。 |
|
作者: |
张立群
|
上传时间: |
2007-11-09 16:45:52 |
下载次数: |
529 |
消耗积分: |
2
|
立即下载: |
|
|
友情提示:下载后对该资源进行评论,即可奖励2分。 |
|
报告错误: |
1.下载无效
2. 资料明显无价值
3. 资料重复存在 |
|
|
|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发表评论,请首先 |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由网友推荐,来自互联网,版权属于原版权人,如果不慎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撤除。本站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