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单手螺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管合成机理的研究 |
|
|
资料类型: |
PDF文件
|
关键词: |
单手螺旋 二氧化硅 纳米管 机理 |
资料大小: |
381K |
所属学科: |
分子表征 |
来源: |
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10.9-10.13,成都) |
简介: |
手性转移和放大是当今科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手性转移和放大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在分子和纳米水平下的手性和螺旋结构,而且对破解地球上生命起源之谜具有重大的意义。据报道,像氢键、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和范得华力等较弱的相互作用都可以使手性发生转移。从小分子向非手性高分子链的手性转移以及从手性高分子链向非手性高分子链的手性转移已经成功实现。而且手性也可以从有机自组装体向无机材料转移。以低分子量的化合物的螺旋自组装体为模板,单手螺旋二氧化硅纳米管,单手螺旋二氧化钛纳米管以及单手螺旋介孔二氧化硅已经成功地得到。但是其中手性传递和转移的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已经以手性低分子量阳离子表面活性剂L-PhePyBr在水体系下自组装形成的螺旋结构为模板,在氨水的催化作用下四乙氧基硅烷(TEOS)为硅源通过溶胶凝胶缩聚过程得到了具有单手螺旋性质的二氧化硅纳米管。本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对体系中手性的转移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初步的了解和研究。 |
|
作者: |
赵环宇 朱广山 杨永刚
|
上传时间: |
2007-12-03 16:07:36 |
下载次数: |
439 |
消耗积分: |
2
|
立即下载: |
|
|
友情提示:下载后对该资源进行评论,即可奖励2分。 |
|
报告错误: |
1.下载无效
2. 资料明显无价值
3. 资料重复存在 |
|
|
|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发表评论,请首先 |
 |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由网友推荐,来自互联网,版权属于原版权人,如果不慎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撤除。本站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