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研究群体名称  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相关链接  http://www.gjjsw.gov.cn/bmzc/zsgkdw/t20040426_12738.htm
  简  介
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81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宗 旨:开展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研究,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业务范围:
  优生遗传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内分泌学研究、免疫学研究、细胞生物学研究、社会医学和流行病学研究,药学研究、医用高分子材料学研究、实验动物学研究、男(女)性临床研究、不孕不育诊治、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信息系统建设、 电子出版物出版、专业培训与咨询服务。

法 人:顾忠伟

所 长:顾忠伟
副所长:仝太英、马旭、陈晓奇

机构设置: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设专业研究科室6个,分别是:生殖医学基础研究部(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免疫学实验室、内分泌实验室、细胞生物实验室)、遗传优生研究中心、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社会医学研究中心、生殖健康临床研究中心、生殖健康培训中心。

  此外,还设有所务办公室、党务办公室、科技处、财务处、设备处、后勤服务中心、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社、生殖医学编辑部、实验动物室等行政管理和科研辅助部门。

职能职责: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属全民事业单位,主要从事计划生育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科学及应用基础科学的研究,以及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临床、培训及新技术引入工作,拥有一批有深厚科研及临床经验,从事上述研究的科学家、学者及专家,以及一定数量的科研辅助人员,仪器设备先进,其中不少代表了国际国内的前沿。

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男性避孕节育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2)优生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3)改进并发展更安全、更有效的避孕节育方法;
(4)与生殖健康有关的社会医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

发展历史:
  197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北京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由卫生部中国医学科学院代管。1982年10月12日,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以国计生委字[1982]173号文批准,北京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划归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直接领导,更名为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是目前唯一的全国性的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同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健康研究的合作中心。
  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自建所以来,承担并已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研究项目约30项;国家计生委、卫生部及其他部委级研究项目约100多项;国外资助项目约50多项。其中约有30多项获得国家级、部委级奖励,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0多篇。其中,"特异性精子膜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基因克隆和表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地区宫外孕与节育方法使用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致残性遗传病产前基因诊断新病种、新方法的研究"获"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优秀成果,并且已经实现成果转化。
  目前,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在研项目共52项,其中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新药研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研究项目共13项,国家计生委、卫生部及其他部委级研究项目共13项;国外资助项目10余项。"九五"期间,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共获得科研经费约1500多万元。
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十分注重利用已有的科技力量,提高我国农村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水平,经常派医疗队到边远地区培训基层计生干部,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近两年来,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先后对2000多名青海、西藏、甘肃、贵州、河北等地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
  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成立以来,一贯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开展国际间学术交流与项目合作。
  近年来,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重视科技开发工作,成立了北京世纪福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现正在和多个国内外组织、公司研究合作开发有关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的项目工作。
  在新旧世纪的交替之际,国家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科技体制改革,并将乘着改革的春风,再展宏图,为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话:010-62173437
传真电话:010-62173451
邮编:10008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