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页
|
资讯中心
|
科学研究
|
群英聚首
|
会展信息
|
产业发展
|
新闻
|
学术会议
|
学科简介
|
学者介绍
|
论文
|
专家学者-个人网站
|
研究成果与合作
|
招聘
|
基金申请专题
搜索:
请选择分类
表征技术
学科简介
学术论文
科教新闻
学者介绍
研究群体
学科综述
|
高分子化学
|
高分子物理
|
高分子工程
|
通用高分子
|
功能高分子
|
分子表征
|
结构表征
|
性能表征
|
模拟技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论文
>
高分子化学
> MoCl3(OC8H17)2/P(Ph)3催化苯乙烯、丁二烯的ATRP反应
MoCl3(OC8H17)2/P(Ph)3催化苯乙烯、丁二烯的ATRP反应
MoCl3(OC8H17)2/P(Ph)3催化苯乙烯、丁二烯的ATRP反应
资料类型:
GIF图片格式
关键词:
MoCl
催化
苯乙烯
丁二烯
ATRP
反应
资料大小:
所属学科:
高分子化学
来源:
来源网络
简介:
钟玲,贾彬彬,华静,徐玲,彭永久,杨海强,赵钦营,陈滇宝* (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 266042,E-mail:chendian@public.qd.sd.cn) 1995年,Malyjaszewki等[1]提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概念为自由基活性聚合研究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ATRP是通过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诱发C-X键可逆均裂产生活性种,通过X在休眠种和氧化态金属络合物间可逆迁移并迅速建立动态平衡实现可控。ATRP引发体系包括引发剂、催化剂和配体三部分组成。其中,ATRP引发体系以催化剂的开发最为重要。目前,人们已对铜、铁、镍等过渡金属催化剂的正、反向ATRP反应作了大量研究,以及少数报道钌、钼、钯、铼、铑等催化体系。 其中关于钼系化合物用于ATRP催化剂的报道寥寥数篇。有人用一系列钼(Ⅴ)酸锂化合物[LiMo(NAr)2(C-N)R] (C-N=C6H4(CH2NMe2)-2;R=(C-N),Me,CH2SiMe3,或P-tolyl)为催化剂与苄基氯为引发剂组成催化体系引发苯乙烯的ATRP反应[2]。得到的聚合物分子量分布较宽(Mw/Mn≈1.5),苄基氯引发效率很低(6-18%)。Francois等[3]报道了MoCl3(PMe3)或MoCl4(PMe3)3催化,PhCH(CH3)Br (BEB)或(CH3)2CBrCOOCH2CH3(BIB)引发苯乙烯的ATRP聚合反应。 我们课题组用辛醇取代的MoCl5/P(Ph)3催化体系实现了苯乙烯正向、反向ATRP反应。同时研究了此催化体系对丁二烯的聚合反应及苯乙烯/丁二烯共聚合反应。 1.MoCl3(OC8H17)2/P(Ph)3催化苯乙烯正向、反向ATRP反应 正向的ATRP引发体系为苄基氯/MoCl3(OC8H17)2/P(Ph)3/[St]=1/1/3/200,反向ATRP引发体系为AIBN/MoCl3(OC8H17)2/P(Ph)3/[St]=0.5/1/4/200(如图1、2所示)。在90℃下,聚合苯乙烯所得聚合物分子量随转化率的增加线性增加,且转化率随时间呈线性关系,初步证明了聚合反应的活性特征。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引发剂配比、单体用量、陈化方式和反应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2.钼催化体系引发丁二烯的ATRP反应 在120℃甲苯溶液中,以苄基氯/MoCl3(OC8H17)2/PPh3为催化体系可引发丁二烯的聚合反应。图3、图4为不同引发剂用量下引发丁二烯的聚合反应。得到产物的分子量随转化率线性增加,转化率随时间呈线性关系,分子量随引发剂用量的减小而增大,初步证明为ATRP反应。 另外,研究了用此正向催化体系引发丁二烯与苯乙烯共聚合的ATRP反应,可得到二者的共聚物。其中,以上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分布及链结构的测定正在进行中。同时,以C60Cln(n=16)代替苄基氯为引发剂,用MoCl3(OC8H17)2/PPh3为催化体系引发苯乙烯,丁二烯及其共聚合反应也在进一步研究中。 参考文献 1.Wang J S,Matyjaszewski K.J Am Chem Soc,1995,117(20).561d-5619. 2.Brandts,J.A.M.;vande.Geijn,P.;van.Faassen,E.E.;Boersma,J.;van Koten,G.J. Organomet.Chem.1999,584,246. 3.Francois,S;Jerome,C;Rinaldo,P. C.R.Chimie 5(2002)37-42. 致谢 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上传人:
上传时间:
2006-08-18 13:28:31
下载次数:
7447
消耗积分:
4
立即下载:
好
1人
中
1人
差
1人
友情提示:
下载后对该资源进行评论,即可奖励
2
分。
报告错误:
1.下载无效
2. 资料明显无价值
3. 资料重复存在
相关评论
共有
0
人发表评论
更多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发表评论,请首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资源由网友推荐,来自互联网,版权属于原版权人,如果不慎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撤除。本站中各网友的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
最新上传资料
·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
·
Ultra-low pressure cellulose-...
·
Preparation of polyethylene o...
·
Research on fluoropyridine-ba...
·
Polyphenylene sulfide fabric ...
·
asdasd
·
Preparation of a catalyst-fre...
·
Aromatic poly(ether ester)s d...
·
Aromatic copolyesters with en...
·
Polyesters derived from bio-b...
·
Bio-Based Aromatic Copoly(Eth...
·
Acid-resistant ROS-responsive...
·
A rational design of a cancer...
更多>>
热点资料
·
含芳香醚酮链段的链延长型双马来...
·
Copolymerization of HBS Ligni...
·
高聚合度高醇解度聚乙烯醇的合成
·
Separation and Study on Struc...
·
溶剂对高抗冲聚苯乙烯合成的影响
·
聚烯烃功能化和高性能化中的化学...
·
假卤原子S2CNEt2基团转移的原子...
·
乙烯原位共聚制备线性低密度聚乙...
·
电化学合成导电高分子微米/纳米...
·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超分子自组装...
·
高锰酸钾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微乳...
·
多功能化-高分子助剂发展的方向
·
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端羟基聚...
更多>>
相关资料
·
Efficient Optosensing of Hipp...
·
J. Mater. Chem. A-3D cellular...
·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Faci...
·
化工-李侃社-微波辅助聚氯乙烯_...
·
Graft Copolymerization of Sty...
·
非金属催化剂催化合成脂肪族聚酯...
·
离子液体中的聚合反应研究进展
更多>>
互联网站:
中国塑料技术网
|
中国流变网
|
中国化学仪器网
|
化学化工论坛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商业合作
-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服务条款
-
建议投诉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07 Polymer.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聚合物网 版权所有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