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黄增彪1 张书香2,1 韩丙勇1 杨万泰
(1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100029 2 济南大学化工学院 250022)
摘要:自从Plonkett[1]1938年发现聚四氟乙烯(PTFE)以来,人们对氟聚合物的关注和研究越来越多。由于高氟-碳能、氟的强电负性、除氢外范德华半径半径最小以及氟原子对碳链的屏蔽保护作用使氟聚合物具有热稳定性、耐候性和化学惰性,含氟聚合物因独特的低表面自由能、低摩擦系数、低折射率、低介电常数和低功耗因数等性质,使之具有突出的憎水憎油和抗粘附特性[2-4]。(甲基)丙烯酸氟烷基酯聚合物是氟聚合物家族中研究得较多较早的一员,人们发现其具有优良的CO2溶解性[5],并且由于富含“—CF3”端基,它的表面能比聚四氟乙烯(PTFE)还低[6,7],在聚合物中只要含有少量该类含氟单体,就可以大大改善聚合物的表面性能[8]。此外,侧链氟烷基在分子水平的相分离导致长侧链氟烷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具有有序“梳状”结构,使之成为一类具有优异特性(如光学非线性)的侧链液晶高分子[9-11]。(甲基)丙烯酸氟烷基酯聚合物以及与其它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在织物整理[12]、防腐抗污涂料[13,14]、文物保护[15,16]、微晶蚀刻抗蚀剂[17,18]、塑料光纤[19,20]等领域都有很好的应用。
PDF全文在线浏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