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化学/光热治疗可以有效地避开化学抗癌药物的耐药性,并且可以提高治疗过程的灵活性和可控性。肿瘤细胞暴露在50℃以上的高温下环境下,几分钟后就会导致不可逆的蛋白质变性或DNA损伤,直接导致肿瘤组织细胞坏死,治疗效果也显著提高。在光热治疗的过程中,光热材料在辐照下的快速响应以及可达到的最高温度是考察光热材料以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现有的光热材料在体外常规近红外激光辐照下,大多在5到 20分钟内或更长时间才能使温度升高至45~57℃。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由于辐射至肿瘤组织距离较长,导致温度变化较小,影响治疗效果。因此,设计和合成在近红外照射下具有快速光热转换及更高响应温度的光热材料是开发新型化学/光热治疗系统的关键。
临沂大学周宏教授和张书圣教授课题组针对目前光热材料的光热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将纳米金花原位修饰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在808nm的激光照射下,2分钟内温度可以快速提高到85 ℃,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光热转换能力。在该工作中,研究者进一步通过在光热纳米复合材料表面修饰聚乙二醇(PEG)分子,可以靶向核仁素的适体DNA-AS1411,以及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提高了纳米材料的稳定性、靶向性并实现了以乳腺癌为模型的靶向化学/光热协同肿瘤治疗。
该工作为光热材料的合成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工作以“Nanogold Flower-Inspired Nanoarchitectonics Enables Enhanced Light-to-Heat Conversion Ability for Rapid and Targeted Chemo-Photothermal Therapy of a Tumor”为题,发表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DOI: 10.1002/adhm.201801300)上。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hm.201801300
- 东华大学史向阳教授/沈明武研究员团队 AFM: 双驱动纳米马达用于高效肿瘤光热治疗及治疗后炎症缓解 2025-03-17
- 香港科大唐本忠院士团队/武大王富安课题组 JACS:设计一种AIE螺环近红外发射探针用于DNAzyme敏化增强的乳腺癌光热治疗 2024-12-14
- 北航潘曹峰教授/河南大学曹瑞瑞副教授团队 AFM:用于运动能量收集和光热治疗的摩擦电功能纺织品 2024-12-07
- 海南大学郭东波/陈茂华团队 AFM:一种无需药物的神奇疗法 - 体温引发聚合的放热水凝胶用于收缩驱动的肿瘤饥饿疗法 2025-08-11
- 西安交大吴道澄团队 ACS Nano:分子堆砌@无限配位聚合物复合纳米粒实现肿瘤连续高强度光热-热动力交替循环治疗和化疗 2025-08-01
- 东南大学葛丽芹教授与合作者 Research:微气泡为模板的免疫活性金属多酚胶囊用于药物递送和增强的肿瘤免疫治疗 2025-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