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巴黎科学人文艺术大学/巴黎高科化学学院李敏慧课题组《ACS Nano》:在自组装囊泡上取得新进展
2021-01-06  来源:高分子科技

  自然界中,膜上具有规则纳米孔的胶囊结构并不罕见。许多病毒就具有这样特殊的结构。某些两亲性分子混合体系自组装,也会形成具有纳米孔的胶囊结构,例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卵磷脂酰胆碱(C16TAC/EPC)混合体系。这些混合体系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其中一种两亲性分子可形成球形或圆柱形胶束,而另外一种两亲性分子则倾向于形成囊泡。带孔的膜或囊泡结构则被认为是从脂质囊泡到胶束的中间过渡形貌。这些具有纳米孔的胶囊,在需要纳米孔作为物质交换及运输通道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开发具有规则纳米孔的胶囊,实现对纳米孔开关的控制,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工作。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这种特殊结构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报道仍然非常有限。


图1 trans-PEG550-TPE-Chol 和cis-PEG550-TPE-Chol的分子结构及其自组装和聚集诱导荧光性质


  李敏慧研究员团队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合成了新的两亲性反式和顺式异构体: trans-PEG550-TPE-Chol 和cis-PEG550-TPE-Chol,并研究了其自组装行为(图1)。其中,四苯基乙烯(TPE)以及胆固醇作(Chol)为异构体的疏水部分,乙二醇寡聚物(PEG)作为其亲水部分。该团队研究发现trans-PEG550-TPE-Chol自组装形成囊泡。而cis-PEG550-TPE-Chol倾向于形成圆柱形胶束。在同样的组装条件下,无论是自然合成的还是人工混合的顺反混合物 (trans/cis)-PEG550-TPEChol都可以自组装形成具有纳米孔的囊泡。随后,该团队探讨了两亲性分子的顺反结构对组装形貌的影响,并提出了不同的分子组装模型。同时,他们也讨论了具有纳米孔的囊泡的形成机理,并研究了紫外光照对组装形貌的影响。


  他们发现光照之后trans-PEG550-TPE-Chol囊泡可转变成带孔的囊泡和膜结构。核磁结果显示组装体中部分trans-PEG550-TPE-Chol光异构化转化成其cis结构(图2A)。利用囊泡从“关闭”到“打开”状态,他们实现了包裹大分子的可控释放。同时,光照之后,cis-PEG550-TPE-Chol圆柱胶束可“编织”形成网状结构(图2B)。


图2 (A)trans-PEG550-TPE-Chol囊泡光照前(左)后(右)的cryo-EM图片。(B)cis-PEG550-TPE-Chol圆柱胶束光照前后的cryo-EM图片。


  有趣的是,(trans/cis)-PEG550-TPE-Chol的带孔囊泡和双分子膜在光照前后没有明显的形貌变化 (图3A),其原因是组装体中同时存在trans-to-ciscis-to-trans的双向光异构化过程。 由于TPE基团的引入,这些组装体也呈现出聚集诱导发光性质,于是他们还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了(trans/cis)-PEG550-TPE-Chol的带孔巨型囊泡(giant vesicles),发现光照过程中囊泡的膜发生了明显的起伏变化(图3B)。其原因也是膜中的分子同时进行着trans-to-ciscis-to-trans的双向光异构化。


图3 (A) (trans/cis)-PEG550-TPE-Chol带孔的自组体光照前后的cryo-EM图。(B)带孔巨型囊泡的荧光显微镜图片(Ⅰ: 明视野,Ⅱ-Ⅳ:分别照射0,40 和60秒后的荧光照片)。


  这一成果发表在近期ACS Nano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巴黎科学人文艺术大学(PSL University)的陈辉博士,通讯作者为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一级主任研究员李敏慧研究员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pdf/10.1021/acsnano.0c07400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