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凝胶在生物医学工程、软体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传统水凝胶由于网络不均一,往往弱而易碎。以聚合物胶束为交联剂可有效增韧水凝胶,胶束的纳米结构以及构成胶束的两亲共聚物结构均可定制设计,从而为模块化设计性能可调的水凝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目前大多数胶束交联水凝胶存在胶束交联剂浓度低、尺寸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胶束交联水凝胶的发展和应用。
图1 利用PISA设计制备韧性、超可拉伸的胶束交联水凝胶
为阐明该方法广泛的通用性和可调性,他们又选择了近十种水相和醇相PISA体系,构筑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化学组成的胶束交联剂,均能得到相应的超可拉伸韧性胶束交联水凝胶。此外,他们还选用含氟单体的PISA,实现了含氟水凝胶的制备。这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功能胶束交联水凝胶的模块化制备。
图2 水凝胶的循环性能及能量耗散机制研究。(a)连续拉伸应力-应变曲线;(b)耗散能与应变的关系;(c)迟滞率和残余应变与应变的关系;(d)100%应变的循环拉伸实验;(e)500%应变的循环拉伸实验;(f)提出的能量耗散机制。
图3 核交联对胶束交联水凝胶的力学性质的影响。(a)PMEA水凝胶和c-PMEA水凝胶在100%应变下的应力松弛;(b)PMEA水凝胶和(c)c-PMEA水凝胶在100%应变下的循环拉伸实验;(d)PMEA水凝胶和c-PMEA水凝胶在500%应变下的应力松弛;(e)PMEA水凝胶和(f)c-PMEA水凝胶在100%应变下的循环拉伸实验。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chemmater.2c01001
- 兰州理工大学牛小慧/王坤杰团队 ACS Nano: 内含界面电场的手性多糖水凝胶材料 2025-07-14
- 常州大学王建浩教授团队 IJBM:负载鱼腥草囊泡的微环境响应胶原水凝胶治疗糖尿病伤口的研究成果 2025-07-14
- 中南民大张道洪教授/姜宇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 封面论文:超支化结构调控微相分离构建高强韧水凝胶 2025-07-12
- 华南理工大学王林格教授团队 Small:以聚合诱导自组装方法制备与调控具有刚性直链成核链段的球状液晶纳米颗粒 2025-07-13
- 暨南大学宁印教授 Small:双纳米填料策略构建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薄膜 2024-09-07
- 中山大学陈永明教授团队石毅副教授 Macromolecules:聚合物分子刷嵌段共聚物的高效可控合成及PISA行为 2023-02-12
- 中科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董凯副研究员《ACS Nano》:用于自驱动可植入韧带应变监测的超可拉伸有机凝胶纤维传感器 2022-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