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科大朱锦涛、张连斌教授团队 Adv. Mater.:全药物玻璃态微针实现瞬时透皮给药
2025-09-19  来源:高分子科技

  可溶性微针(DMNs)作为一种新兴的透皮给药技术,具有高效、安全、无痛等优势。然而,目前基于水溶性聚合物的可溶性微针仍存在载药量受限、药物在皮肤内溶解与扩散速率较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需快速起效场景中的应用。另一方面,直接将小分子药物制备成可溶性微针也面临药物易结晶、难以加工等挑战。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朱锦涛张连斌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超分子工程策略,通过协同调控药物-硫酸盐-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抑制了小分子药物的结晶倾向,成功制备出机械性能优异的无载体全药物玻璃态微针。该微针实现了100%的药物负载,其杨氏模量达5.1 GPa,溶解速度和扩散速率分别达到传统聚合物微针的3倍和2.6倍,表现出优异的透皮递送性能。这一创新策略不仅突破了高药物负载与快速释放之间的传统瓶颈,还为局部麻醉、脑卒中应急干预、神经刺激等需快速给药的临床应用,以及实时原位成像与检测技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相关研究成果以“All Drug Glassy Microneedle Patches for Instantaneous Transdermal Delivery”为题,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论文第一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陈强


  与传统小分子药物易形成长程有序晶体结构不同,本研究通过超分子工程策略制备出具有长程无序结构的玻璃态微针(GMN)。该微针未使用任何聚合物载体,实现了100%的载药率。以硫酸妥布霉素(TOBS)为例,经工艺优化后获得的TOBS玻璃态微针表现出典型玻璃特性:无布拉格衍射峰,具有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48.6°C),且在400–800 nm波长范围内的光学透过率可达约80%,表明其内部为均匀无定形结构。此外,TOBS溶液在高浓度下仍保持低粘度和良好流动性,使其能够精确填充微模具,显著提高了微针的制备精度和工艺重现性。该策略也适用于其他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及多种消炎药,显示出良好的普适性和应用潜力。



1. 通过超分子工程制备的无载体抗生素玻璃态微针(A-GMNs):a) A-GMNs 的超快速溶解和深层皮肤扩散的示意图;b) A-GMN贴片的照片;c) A-GMNsSEM图像,包括微针阵列(i)、截面(ii)和针尖表面(iii)d) A-GMNsXRD图谱。e) A-GMNsDSC热分析曲线;f) A-GMNs的光学透过率曲线。


  TOBS GMNs的玻璃态特性源于质子化氨基、硫酸根离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的多重相互作用,该作用促进了无定形分子堆积,有效抑制了有序结晶。XRDDSCPOM测试表明,TOBS样品具有明确的玻璃化转变行为与各向同性光学性质。相比之下,相同条件下未质子化的妥布霉素(TOB)则形成脆性晶体结构,无玻璃化转变现象,XRD显示明显的布拉格衍射峰,POM中也观察到双折射。IRNMR分析进一步表明,硫酸根与质子化氨基共同作用破坏了TOB的有序晶格,并通过大量非定向分子间作用稳定了无序超分子网络。水分子(包括自由水与结构水)作为增塑剂,不仅调节玻璃态稳定性,也促进构建多元相互作用的各向同性超分子网络。模拟结果证实该网络中存在丰富多样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模式。这种分子工程与水介导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通过定制无定形网络克服了小分子药物结晶性带来的加工难题,同时药物-硫酸盐-水三元协同交联网络也保障了TOBS GMN优异的机械稳健性。



2. TOBS GMN的玻璃态特征: a) 不同角度(0°120°240°)下观察到的 TOBS片和TOB晶体的偏光显微镜(POM)图像;b) TOB晶体的XRD图谱;c) TOBS GMNTOB晶体的FTIR光谱;d) TOBSTOB 的特征性13C NMR光谱(600 MHzD2O298 K);e) TOBS相对于TOB中氨基/质子化氨基相邻碳原子的化学位移;f) 经两步等温升温程序处理后的TOBS GMNsTOB晶体的TGA曲线;g) TOBS GMNs在四个升温-降温循环中的DSC热分析曲线;h) 基于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的TOBS玻璃态堆积状态的分子快照。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全药玻璃态微针(TOBS GMN)借助其交联超分子网络获得强韧的机械性能,同时非共价键特性使其能在皮肤组织中快速溶解与扩散,展现出优异的药物递送动力学,显著优于传统聚合物微针缓慢的溶解/扩散行为。实验显示,TOBS GMN的溶解速度是HA DMNs3倍,扩散速度达HA/TOBS DMNs2.6倍。这种高效的扩散动力学源于其高溶解度、低溶液粘度及小分子尺寸,极大降低了传质阻力。在载药率、溶解速率、断裂力及断裂百分比等所有评估指标上,TOBS GMN均表现优异,性能超越以往报道的DMN系统。



3. TOBS GMNs的溶解与扩散特性评估: a) 水滴滴加到TOBSHA片的表面的时间序列照片;b) TOBS GMNsHA DMNs在猪皮中溶解的光学显微图像;c) 示意图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图像展示了TOBS-RhB(红色荧光信号)在TOBS GMN中的时间依赖性扩散行为,以及HA-FITC(绿色荧光信号)/TOBS-RhBHA/TOBS DMN中的扩散行为;d) 玫瑰图总结了TOBS GMNsHA/TOBS DMNs 及文献报道DMNs的载药率、溶解速率、断裂力和断裂百分比。


  TOBS GMNs对生物膜感染的皮肤伤口及皮下囊肿展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其强韧的机械性能和超快的溶解-扩散特性使其能够有效刺穿细菌生物膜,将药物高效递送至伤口深层,从而清除生物膜和深层细菌,抑制感染进展。同时,TOBS GMNs可有效抑制巨噬细胞介导的促炎细胞因子(如IL-6TNF-αIL-1β)的分泌,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4. TOBS GMNs在生物膜感染BALB/c小鼠中的体内伤口愈合活性: a) S. aureus生物膜感染伤口的治疗流程示意图;b) BALB/c小鼠在不同时间点接受PBSTOBS凝胶、HA/TOBS DMNTOBS GMN处理后的伤口照片;c) 伤口组织的革兰染色图像,黑色箭头代表被紫色染色的S. aureusd) 不同处理组伤口形态在11天内的叠加示意图;e) 伤口闭合随时间变化的热图,展示11天内伤口逐渐收缩的情况;f) 伤口组织在处理后的促炎细胞因子(IL-6TNF-a IL-1b)定量PCR分析。


  原文链接: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512849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相关新闻
  • 暂无相关新闻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