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数载艰辛终凝锦 喜看硕果压枝头——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纪实
2011-01-07  来源:科技日报

     从“作坊式”的实验室操作,到企业化的改装与生产;从融合本校原有在无机和有机材料方面的研究实力与优势,到开展在固体功能材料物理与化学方面有特色的创新研究,再到凝练本学科不同方向,在广西特色材料的研究等层面形成共同合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趋向,5年前,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西实用和稀有学科的晚起者,现在已经成为一支“招才引智”、奋起直追、奋发有为、突破创新的生力军。

  搭建平台 “引凤筑巢”齐头并进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09年(前身是成立于1995年的材化系)。材料学作为省级重点学科,于2003年获得自治区教育厅博士点建设项目资助,同年,“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被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吴伯麟教授出任实验室主任。

  “吴伯麟教授的加盟,迅速架起了‘招才引智’的高端平台。‘人才关’一开始就由他严格把握,人品和水平是他衡量的主要标准。”作为高端人才、引进教授、现已被聘为“八桂学者”的方亮教授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几年努力,学校通过共享、特聘、兼职等吸引人才的方式,使该学科汇聚了一大批英才,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名,广西优秀专家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2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人,广西杰出科技人才2人,“八桂学者”1人,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

  逐步改善的科研环境,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基本保障。2006年到2010年,该学科共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2000多万元。拥有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19台件,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43台,合计3200多万元。2010年重点学科建设经费1200万元落实到位,同时实验室面积也将从2500平方米扩容为16000平方米。

  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营造努力学习、借鉴、追赶的学术氛围。仅2010年1月至10月间,就邀请了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知名学者讲学10余人次,本学科有30余人次参加了国内外高层次的学术会议,作专题报告或墙展。

  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学科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60多篇,其中近200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与工程索引EI收录。共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预研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防科工委项目、国家863计划子课题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5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在研科研经费1600多万元。

  正是有了多年的积累,2010年年初,科技部下发通知(国科发基[2010]65号),广西“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实验室正式被批准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这标志着桂林理工大学材料学科建设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此同时,该学科还获得了“有色金属及材料加工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广西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材料工程中心”广西区科技创新金源单位、广西新干法水泥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学与材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西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等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建设载体。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担项目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