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合成新型有机磷光晶体
2011-02-17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研制出的纯有机磷光晶体。在紫外照射下,该晶体发出黄色和绿色的光。(图片来源:密歇根大学 Marcin Szczepanski)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一种不含金属的白色有机晶体,可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各种颜色的磷光,该项研究将有助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研究报告在线发表在最新的《自然—化学》上。
目前的OLEDs并非完全由有机物组成,还需掺杂少量金属才能使其发光,而这种新研制的晶体所发出的磷光完全来自芳香族羰基化合物,原本这种化合物只能在特定条件比如低温下,才能发出微弱的磷光,但研究人员设法让其中的羰基与卤素形成卤键,从而将化合物分子紧紧地连在一起。
“通过卤键与羰基化合物的组合,我们成功地让该晶体在现实条件下发出了更亮的磷光。”参与研究的Onas Bolton表示。
此外,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改变晶体的化学组分使得晶体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我们相信,我们研制出的是第一种在发光亮度和颜色转换方面能与有机金属化合物相媲美的有机物”,领导该项研究的金进桑(Jinsang Kim,音译)称,“目前这项研究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但我们希望能尽早将其应用到设备生产上”,“因为这种化合物成本低廉、容易合成,并且在色彩变换上也方便,我们期望它能给发光二极管技术和固态发光工业带来巨大变化”。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上海交大郑思珣教授课题组 Macromolecules:一种兼具自修复性、形状记忆和离子电导性能的有机-无机杂化共聚物 2025-04-16
- 南邮黄维院士、赖文勇教授团队 Nat. Mater.:有机半导体拉曼激光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04-10
- 华南理工大学赵俊鹏教授《Prog. Polym. Sci.》综述:有机催化一步合成杂化嵌段聚合物 2025-04-05
- 美国东北大学白若冰教授课题组:液晶弹性体的热力耦合中的合成-加工-性能关系 2024-12-04
- 苏大李刚教授、美国Tufts大学Ying Chen教授/David Kaplan院士合作 AFM:人工培养肉 - 食品行业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2024-11-12
- 美国东北大学郑义教授、Marilyn L. Minus教授团队:易于制造的高透明薄型聚乙烯醇气凝胶 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