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教授们苦乐不均 富开宝马穷骑飞鸽
2011-11-04 来源:中国青年报
穷教授一般都没课题,没项目,主要搞教学
研究生小龙至今记得一年前帮一位文科教授搬家时让自己震惊的一幕。
教授家里的境况令人心酸,“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很老的彩电,桌椅油漆斑驳,还舍不得丢”,唯一让人能确认其身份的只有堆得满满一房间的书。
这位教授喜欢历史文化,经常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也在刊物上发表论文、撰写著作。可据小龙了解,这些都是教授兴趣所在,挣不到钱。
“教授的职业看着光鲜,这个群体实际也有很多穷人,日子过得很窘迫。”尚重生教授对此颇有感慨。
他分析,在高校里,没钱的教授多集中在基础学科以及无法市场化、不受社会重视的专业领域。这些教授没什么课题,也没有项目,以教学为主。
而高校里,单纯搞教学的收入之低外界难以想象,“现在上一节课,三五十块钱,跟大学生搞家教一样。”
一条新闻为此写下注脚:今年教师节期间,国内知名高校南京大学校长陈骏表示,要在今年消灭大学教师课时费低于30元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
事实上,课题经费的提成已成为近年来一些教授们致富的坦途,理工科需要大量的硬件设备投入,获得科研经费基数大,一个项目动辄数以百万元,同样比例的提成,远远高于一些基层学科和社科类专业。
赵铭教授所在学校就流传一个故事:一位新闻系的老教授拿到一个省部级重点项目课题,开研讨会给研究生上课都要介绍一番,“那个项目经费其实就只有五万元,很多工科的教授们根本不屑一顾。”
今年5月一次研讨会上,身兼3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云南大学副教授尹晓冰道出了一个高校里众人皆知却无人言说的“教授尴尬境遇”他把大学教师分在“金字塔”的各个部分,处于底端的是仅会讲课的教师,中间的是又会讲课又会拿课题的,顶端的是“学霸”和担任行政职务者。
媒体报道称:已有11年高校教龄的尹晓冰是“70后”,3次获云南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被某网站授予“2009经济及管理专业最受欢迎十大教授”。他告诉媒体记者,他用在教学上的精力约占1/3。
这位手机号码有7个8的教授与同行交流时“善意提醒”,大学教师如果想顺着“金字塔”发展,做好教学是基础,但一生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学上,是“毁灭自己,照亮别人”。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相关新闻
- 东华大学武培怡/焦玉聪团队 Adv. Mater.: 弱偶极效应实现高性能贫电解液锌电池 2025-04-27
- 复旦大学王国伟团队 Macromolecules:突破自组装技术新边界 - 高固含量下嵌段共聚物的热诱导自组装与热诱导协同自组装 2025-04-27
- 浙理工王新平/周娴婧与斯德哥尔摩大学Jiayin Yuan教授ACS Macro Lett.: 温控“开-关”的三氮唑聚离子液体催化剂 2025-04-25
- 华科大赵彦兵/杨祥良教授 AFM: 提出射频动力学 - 一种新的肿瘤动力学治疗模式 2025-04-27
- 陕科大王学川教授/党旭岗副教授 JCIS:具有增强抗菌活性和防腐性能的多功能玉米淀粉基可持续食品包装 2025-04-27
- 北理工沈国震教授/李腊副教授、湖南工大许建雄教授 Adv. Mater.: 可植入式无线水凝胶超级电容器实现双向神经调控 2025-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