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致力于推动化学科学的世界问题,并促进化学在为人类服务中的应用,被公认为是化学命名法、专业术语、标准测量方法、原子量和其他关键评价数据的世界权威。IUPAC成立于1919年,自2000年开始设立国际青年化学家奖(IUPAC-Solvay International Award for Young Chemists),每年评选一次,奖励上一年度世界范围内化学领域最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旨在鼓励处于起步阶段的优秀青年科学家。
2014年6月6日, IUPAC公布了2014年度获奖情况,本次共有5名获奖者,另外有4名博士获得Honorable Mention Awards,孙雪梅以其博士学位论文工作“Novel responsive polymers incorporated with aligned carbon nanotubes”获得Honorable Mention Awards,她是2014年获此项奖励的唯一中国人。详细情况参考以下链接:http://www.iupac.org/news/news-detail/article/iupac-announces-the-winners-of-the-2014-iupac-solvay-international-award-for-young-chemists.html。
孙雪梅于2013年在复旦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彭慧胜教授。她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基于取向碳纳米管发展新型敏感高分子复合材料。敏感高分子因为在检测、传感和驱动领域的重要应用前景被广泛研究,但仍然存在刺激源有限、响应慢、强度低、可逆性和稳定性低等不足,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孙雪梅的博士学位论文提出和发展了一种通过引入取向碳纳米管制备敏感复合材料的普适性新方法,制备出具有综合优异性能的敏感高分子材料,包括实现了聚丁二炔/碳纳米管复合纤维的快速可逆电致变色、液晶高分子/碳纳米管复合薄膜的光致变形、聚乙炔衍生物/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和纤维的电致变色和溶剂致变形等。进一步研究发现,取向碳纳米管与高分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是实现上述复合材料新型敏感性能的关键。
- 复旦大学彭慧胜/孙雪梅团队:可植入纤维有机电化学晶体管 2020-07-16
- 复旦大学彭慧胜教授、孙雪梅副教授团队在纤维生物电子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2019-10-30
- 中国化学会2015年化学青年学术论坛在福州举行 2016-01-05
- “化学青春——青年化学家的成长之路”五四青年主题论坛在京举行 2014-05-07
- 青科大沈勇团队 Angew:结晶 / 沉淀驱动δ-硫代戊内酯非平衡开环聚合制备具有优异阻隔性能的闭合循环聚硫酯材料 2025-05-14
- 吉大陈学思院士、孙静教授团队 JACS:聚类肽辅助因子精准调控熊果酸螺旋纳米纤维原位动态组装实现协同肿瘤增效治疗 2025-05-13
- 中科大冯伟 Small Struct.: 液晶的电致淬火效应对于液晶高分子致动的抑制作用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