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一个跨学科研究小组打造出一种新型的活性传感器,其方式是结合水凝胶(由高达95%的水组成)的特殊性质与基因改造的活细胞,使其富有弹性与生物兼容性,并可在遇到某种化学物质发光。
研究人员从细胞注入的水凝胶中制造出不同的穿戴式传感器,包括带有指套的橡胶手套在触摸经化学污染的表面后发出光泽,以及一种贴在人体皮肤上的绷带,在按压到化学物质后会发亮。
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NAS)最近一期的院刊上,文中展示了这种新材料有潜力能感测在环境中与人体中的化学物质。
根据MIT机械工程副教授赵选贺的说法,这种混合的“活性材料”适用于感测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污染物,应用范围从犯罪现场调查和法医科学到污染监测和医疗诊断等。虽然水凝胶能有效地将活细胞限制在潮湿和营养丰富的环境中,但它也够坚韧且具有生物兼容性,足以与其他软性橡胶材料共同设计,从而打造出多功能的生物化学传感器。
在过去,科学家只能在仔细控制的环境中以培养皿保存活细胞,因而难以利用活细胞在合成材料中的荧光性质。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先采用3D印刷和微成型技术,制造出水凝胶层和图案化的窄信道。
接着,研究人员融合水凝胶至一层弹性气孔,使氧气得以进入,并将大肠杆菌细胞注入通道中,使其在与某些化学物质(可让水凝胶通过)接触时发出荧光。将水凝胶/弹性混合材料浸泡在营养液中,使得整个水凝胶中注满营养成份,则可维持细菌细胞存活和活跃数天。
这种混合材料可嵌入窄通道,可设计成对各种生物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可将每一种化学物质设计成都有相应发光的细菌),而打造出可穿戴的贴片或具有感测尖端的手套。“活性贴片”在感测到各自的化学敏感物质即以发亮作回应。
该研究小组还开发出一个理论模型,协助指导其他研究人员设计类似的活性材料和设备。赵选贺预计,这种手套或橡胶鞋底内衬化学感测水凝胶或绷带,即可用于检测感染或疾病迹象。
- 山大周传健教授、济大赵松方/关瑞芳教授 AFM: 聚合诱导微相分离和多尺度静电相互作用协同构建高强韧、高有机硅含量的有机硅水凝胶 2025-07-03
- 华南农大胡传双教授、林秀仪副教授、徐江涛副教授 Adv. Sci.:双网络离子水凝胶实现可穿戴电子器件电磁屏蔽与自供电传感一体化 2025-07-03
- 太原理工大学张虎林教授 Adv. Sci.: 热电凝胶赋能仿生多模自监督指尖受体 2025-07-02
- 南方科技大学郭传飞教授团队 Matter:柔性传感器界面再突破 - 超细微柱赋能强韧粘接与高灵敏感知 2025-07-01
- 西华师范大学刘琦课题组 CEJ:无引发剂太阳能光聚合制备高性能、宽环境适应性和可回收水凝胶传感器 2025-06-26
- 澳门大学周冰朴团队 ACS Nano:基于具轴向拉伸磁化传感器的表面粘附仿生传感 2025-06-24
- 华南理工大学分子聚集发光研究团队诚聘师资博士后 - 合作导师:秦安军、赵祖金、胡蓉蓉、王志明、冯光雪、宋波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