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杨佼佼副研究员、韩波副主任医师 ACS AMI:给光热材料盖上生物囊泡被褥从而提升敷料的抗菌性能
2025-05-06  来源:高分子科技

  皮肤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会对皮肤组织造成损害并引发系列的炎症反应。尽管光热疗法已经展现了良好的抗菌性能,但热的不可控扩散也会对组织造成安全风险。团队在前期生物囊泡抗菌材料的研究基础上(Advanced Materials20242405953Acta Biomaterialia2024175, 293-306Small20242311967Advanced Science20242405764Nano Today202457102390;),发现生物囊泡还可以减少热扩散(Materials Horizons20244651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2453435)。因此协同生物囊泡自身的抗菌作用和增效光热作用,将有助于开发安全可靠的抗菌敷料。


  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复合敷料,敷料由MXene和聚乙烯醇电纺纤维膜(PVA)组成,并通过单宁酸(TA)桥进一步功能化外膜囊泡(OMVs)。与传统治疗方法不同,这种复合材料能够在近红外光照射下,通过OMVs的“被褥效应”显著增强MXene的光热性能。温度升高又会反过来增加OMVs的通透性,从而促进囊泡内部抗菌活性物质的主动释放。OMVs与光热材料的协同抗菌能力实现了增强的抗菌效果,体外和体内抗菌效率接近100%,并显著降低了材料对组织的热损伤。这种集光热和生物抗菌性能于一体的多功能、无抗生素敷料膜为皮肤伤口感染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策略。



Figure 1.材料的合成路径和作用机理



Figure 2.囊泡的被褥效应与材料的光热效果



Figure 3.材料的体外抗菌能力及抗生物膜能力



Figure 4.材料促进感染性皮肤伤口修复



Figure 5.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该工作以题为Enhanced Photothermal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MXene-Doped PVA Electrospun Membranes via Bedquilt-likeSynergistically Heat Modulation and Biological Effects of Bacteria-Derived OMVs for Infected Wound Treatment发表于《ACS Applied Material & Interfaces》。文章第一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本科生尹晗,通讯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的杨佼佼副研究员和韩波副主任医师。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项目和华西口腔医院项目的资金支持。


  全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ami.5c00006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