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午9时,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主办、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承办的2012年中国科学院“纳米挑战:材料·医学·能源”博士生论坛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力学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沈阳金属研究所等国内二十多家高校及研究院所的二百多名博士生及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开幕式由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生学术委员会主席、博士生朱哲凝主持。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党委书记刘洪海致开幕辞。他鼓励大家去追求新方法、新问题和新答案,借鉴梁启超先生的名言勉励大家“少年学术则国学术”,号召大家珍惜时间,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理事会理事长白春礼院士向论坛发来贺信。白春礼时刻牵挂着同学们的成长与发展,对大家在纳米科技的各个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及贡献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由衷的敬意。白春礼指出,中国科学院正在实施“创新2020”人才发展战略,一直将人才培养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希望大家通过努力,将我国纳米科技的发展带向新的辉煌,走向更大的成功。
中国科学院大学培养办主任向军辉在发言中强调了本次活动“促进学术交流”的主旨,希望大家充分利用本次论坛这个平台繁荣学术,增进友谊。
大会特别邀请北京大学电子学系系主任彭练矛教授进行了“2020年后的纳米电子学”的报告,使在场听众了解到纳米电子学领域在未来由硅基向碳基发展的趋势,深受启发。茶歇过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刘建伟同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博士生罗彬同学在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维度分别为大家进行了“界面诱导组装一维纳米构筑单元”、“基于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的学术报告。报告中,两位同学流畅的现场陈述、扎实的理论功底、巧妙的实验设计、详实的数据支撑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提问环节,报告者有针对性地回答了观众对实验操作细节的提问,现场观众积极参与到学术探讨当中,气氛热烈。
据悉,本次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举行的系列活动将持续至9月21日 。本次论坛最大的亮点在于从会务的组织工作到学术活动布置的各个环节全部由博士生为主体开展,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生学术委员会的同学进行了充分而细致的准备工作,使会议各个环节的设计都匠心独运,特色鲜明,确保了会议的顺利召开。在为期三天的学术讨论当中,来自全国各地纳米科学技术领域的博士生们将以分组学术报告会、墙报展示、学术酒会等多种形式,围绕纳米科学与技术在化学、物理、生物、医药、材料和电子等领域的最新发展进行有针对性的交流研讨,全方位地展现我国纳米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最新成果。
- 四川大学王延青 ACS AMI:单分散超长单壁碳纳米管制备高倍率快充锂离子电池:高韧性、无粘结剂、自支撑铌钛氧化物(TiNb2O7)厚电极 2025-08-26
- 河北工大白国英教授/港理工王钻开教授 AFM:纳米级界面工程协同光谱选择性光热技术实现透明防冰涂层 2025-08-25
- 中山大学顾林课题组 CEJ:基于簇发光标记,实现环氧防腐涂层中氮化硼纳米片分散的原位三维可视化与定量分析 2025-08-22
- 东南大学缪昌文教授、佘伟教授团队 Sci. Adv.:水泥光热超材料给地球降温 2025-08-24
- 宾夕法尼亚大学杨澍团队 AFM:表面张力驱动聚合物皂膜实现超轻量与高能量吸收的壳型超材料 2025-08-23
- 北京化工大学汪晓东教授团队 AFM: 集成相变材料的天气自适应Janus气凝胶实现辐射冷却-太阳能加热双模热调控 2025-08-16
- 北京纳米能源所董凯团队 Adv. Mater.:提高半晶生物聚合物机电转换性能的通用取向工程策略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