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者介绍 >> 列表
中科院化学所赵江研究员
赵江,男,1967年出生,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1985-1992年在吉林大学物理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1997年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得博士后。1997-1999年到日本通产省物质工学工业技术研究所任特别研究员。1999-2004年在美国Illinois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Frederick Seitz材料研究实验室任研究员。2004-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任研究员。(获得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赵江研究员在2006年期间成为美国Notre Dame大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工程系访问学者,2008期间成为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研究...详细>>
四川大学李忠明教授
李忠明,男,1969年7月生,籍贯四川安岳,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3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获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四川联合大学塑料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3年获四川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任讲师,2000年和2003年先后破格晋升副教授、教授,2005年任博士生导师。2008-2009年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Stony Brook分校Benjamin Hsiao教授课题组做访问学者。2001年和2003年连续两届入选四川大学“214重点人才工程计划”,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教育部...详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春叶教授
徐春叶教授,1964年8月27日出生于河北。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美国波音最新机型787飞机智能变色舷窗的发明者。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年获得日本奈良女子大学高分子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加入美国华盛顿大学智能材料研发中心,2002年晋升为研究型助理教授,2006年起任该中心副主任,2009年晋级为研究型副教授。在此期间主持或参与了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政府或公司的10多个科研项目,除发表科学论文、著书、授课及指导硕士和博士学生外(毕业后主要就职于美国、法国、瑞士、日本及中国),研究成果已获18项美国、国际专利,5项...详细>>
苏州大学钟志远教授
钟志远教授 1974年2月生于江西省安远县,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2年),江苏特聘教授(2013),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究中心生物材料研究所洪堡客座教授(2013-2015),柏林自由大学洪堡客座教授(2013-2015)。苏州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5年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获学士学位,1998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导师:景遐斌研究员),2002年荷兰屯特大学(University of Twente) 获博士学位(导师:Jan Feijen 教授)。2002-2007年荷兰屯特大学任助理教授。2011-2012年担任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详细>>
北京大学占肖卫教授
占肖卫,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工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工学院教育委员会委员。1990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 1998获得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博士; 1998-2000中科院化学所博士后; 1999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 2000-2002 中科院化学所副研究员; 2002-2003 亚利桑那大学研究助理; 2003-2004佐治亚理工大学博士后; 2004-2006佐治亚理工大学研究科学家; 2006中科院化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 。2009年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 长期从事金属有机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聚合、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光电性能表征和器件研究(发...详细>>
浙江大学朱世平教授
朱世平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McMaster大学教授,浙大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91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获博士学位。1991-98年先后在McMaster聚合物生产技术研究所和McMaster纸浆和造纸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助教和讲师工作,1998-2001年任McMaster大学化工系、材料系副教授,2001年7月起任McMaster大学化工系、材料系教授。2009年起任化工系主任。 朱世平教授2000年获加拿大安大略“总理研究优秀奖”(PREA),2001年入选“加拿大科研讲座教授”(CRC),2004年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2005年入选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09当选加拿大化学联合会会...详细>>
浙江大学高超教授
高超,土家族,1973年1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毕业于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工专业,获学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同校精细化工专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2年8月被评为副教授。2003年11月至2006年8月先后在英国Sussex大学化学系HaroldW.Kroto爵士实验室(因发现C60获得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日本Toyo大学ToruMaekawa教授组、德国Bayreuth大学AxelH.E.Müller教授组做访问研究、博士后研究、合作研究和洪堡基金研究员。2008年2月加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同年7月被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包括J.Am.Chem.Soc., Angew.Chem.I...详细>>
清华大学陈国强教授
陈国强,1963年生,1985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1989年获得奥地利格拉茨(Graz)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0至1994年在英国诺丁汉(Notthingham)大学和加拿大阿尔伯达(Alberta)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4年被聘为清华大学副教授,1997年聘为教授。长期从事“微生物和生物材料”的研究。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微生物技术和生物材料相关论文200多篇, 论文被他人引用超过四千七百次(H指数为39)。获得授权专利24项,40个公开专利。 他开发的技术已经在数家公司用于大规模生产微生物塑料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现担任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technology》副主编、《Microbial Cell Factories》和《Biotechnology Journal》副主编、...详细>>
复旦大学丁建东教授
丁建东,1965年生,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药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有关生物材料方面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988年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91年和1995年分别在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和高分子科学系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主要从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研究,包括细胞与材料相互作用的科学问题、药物缓释载体材料技术、组织工程材料技术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发表SCI论文99篇,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6项(含一项美国专利);基于国内工作所发表论文被国际同行SCI他引...详细>>
哈尔滨工业大学邵路教授
邵路,1976年11月生,入选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年12月至今,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2010年4月)。2006年6月-2011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任副教授。2005年3月至2006年5月,新加坡C-PAK公司研发部助理项目经理 。2002年至2005年,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 of Singapore)化学系(与化学工程系和新加坡材料研究院联合培养)获博士学位(导师:Prof. Tai-Shung Chung, Prof. Suat Hong Goh, Dr. Kumari Pallathadka Pramoda)。 1995年至2001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获硕士学位和本科学位。 目前已经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SCI引用300余次,其中他引超过100余篇/次。...详细>>
中科院化学所李永舫院士
李永舫,1948年8月10日生于重庆,博士,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重点实验室院士,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化学系,获硕士学位(专业:物理化学;研究方向:化学热力学和物质结构)。1986年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博士学位(专业:物理化学;研究方向:电极过程动力学;导师:吴浩青院士)。1986-1988中科院化学所博士后(专业:高分子物理化学;研究方向:导电聚合物电化学;合作导师:钱人元院士)。 1988年博士后出站后留化学所工作,1993年晋升研究员,1996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曾于1988年10月至1991年4月、1992年10月至1993年元月、1994年元月至1994年4月到日本文部省分子...详细>>
青岛科技大学王伟副教授
王伟,博士,青岛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1年1月出生,1994年毕业于青岛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专业,同年留校从事科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完成了国家973项目。2000-2003年在青岛科技大学获得材料加工硕士学位;2005-2010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师从国际知名的工程数值方法专家李锡夔教授,2010年获得计算力学博士学位。 自2000年至今一直从事有限元方法在轮胎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其中第一作者SCI、EI收录1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参与完成了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主要研究方向...详细>>
吉林大学王策教授
王策,吉林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麦克德尔米德实验室和吉林省特种工程塑料工程中心创始人之一。1981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86年被公派到德国巴斯福、拜尔、吕母、赫斯特化学公司进修高分子化工。1991年在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自费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1995年在美国爵硕大学(Drexel Univ.)危岩博士小组作博士后工作.1997作为招聘人才回国在吉林大学化学系工作。2000年被聘为教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她在国内第一个开展了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研制有机纳米高分子工作,开创了有机/无机两相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方向,在国内外成为该领域的先驱者。10年中,发表包括JACS在内的学术论文近200篇,引用次...详细>>
苏州大学李有勇教授
李有勇,1975年1月生,博士,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发展计算机模拟方法并应用于功能材料、聚合物材料、化学体系以及相关的光电转换等机制,已经发展和完善了多种尺度的模拟方法,形成了系统和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领域,至今发表SCI 检索论文40 余篇。曾获宝钢奖、IET奖等奖项,入选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入选苏州紧缺人才。 个人简历 1997年获得北京大学化学系学士学位。 2000年获得北京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 2004年12月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化学博士学位。 2005年至2006年,在加州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6年至200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材料...详细>>
武汉大学中科院院士张俐娜教授
张俐娜,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生于1940年8月,196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1985年曾获日本政府学术振兴协会奖学金(JSPS)赴大阪大学研究一年多,1993年晋升为武汉大学教授,创建了武汉大学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并一直领导该实验室工作。张俐娜教授获2011年度美国化学会安塞姆佩恩(Anselme Payen Award),这是国际上纤维素与可再生资源材料领域最高奖。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俐娜教授主要从事环境材料和天然高分子科学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涉及高分子、生物学、环境、农业和绿色化学与技术交叉学科,是国际前沿研究领域之一。研究对象包括纤维素、甲壳素、大豆蛋白质、淀...详细>>
东南大学周钰明教授
周钰明,男,1964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89年~至今 在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现任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兼任江苏省光电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是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A类)人才计划获得者,2007年被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在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应用化学”学科设有优秀学者专栏,曾荣获校“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是“应...详细>>
宁波大学陈忠仁教授
陈忠仁教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家,国家第五批“千人计划”创新类入选者,宁波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98年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化学工程与化学博士学位。1998-2000年在斯坦福大学和霍尼韦尔公司(Honeywell)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2011年在世界最大轮胎橡胶企业普利司通集团(Bridgestone)担任资深科研人员和核心管理团队成员。2011年加盟宁波大学,目前从事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制备、成型加工、性能测试、寿命预测与安全服役等方面的基础科学和实际应用研究。现为国家特聘专家、中国侨联特聘专家。 研究方向 目前从事包括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详细>>
同济大学杜建忠教授
杜建忠,男,1975年9月出生于湖南慈利,理学博士,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博士生导师。2004年在中科院化学所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博士学位。2004-2009年先后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化学系、剑桥大学化学系从事科学研究工作(Research Fellow)。2009年底以上海市特聘教授(东方学者)加盟同济大学材料学院。已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2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顶尖化学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上发表三篇,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一篇,英国皇家化学会Chem. Soc. Rev.上一篇。其学术论文被多家期刊引用超过900次。 研究方向: 高分子化学、大分子自组装、智...详细>>
华中科技大学杨光教授
杨光,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青年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迄今为止,主持或作为主要参加者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国家863、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国家经贸委“产学研”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人才基金及重点攻关等十多项科研项目。曾荣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2)、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2001)等奖励。研究领域包括生物化学工程、仿生纳米复合材料及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涉及环境友好材料的有序纳米组装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生物炼制的过程控制与优化,新型纳米药物载体及医用细胞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制等方向。...详细>>
上海交通大学董常明教授
董常明,1972年9月生于河南,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7月获北京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高分子生物材料);2002年3月至2003年12月在美国艾默蕾大学(Emory Univ.)医学院外科系与生物医学工程系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研究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3年12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2004年8月任副教授,2009年1月任教授。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奖励计划”。目前,已在Macromolecules、Biomacromolecules、Adv. Funct. Mat.、Small、Biomaterials、J.Control. Rel.、J.Polym.Sci.Polym.Chem.、Polymer等高分子、生物材料领域的...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