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周钰明,男,1964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198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1989年~至今 在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现任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兼任江苏省光电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主任、东南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是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和“高等学校骨干教师”、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A类)人才计划获得者,2007年被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在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在“应用化学”学科设有优秀学者专栏,曾荣获校“优秀教师”和“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是“应用化学”江苏省重点学科负责人,“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点“纳米复合材料”学术带头人。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完成、2项在研)、省部级及其企业的主要科研项目40多个,多个项目在企业成功转化,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申请国防或国家发明专利43项(其中22项授权,22项公开),在Advanced Materials、Macromolecules 等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60多篇(其中SCI论文86篇、最高SCI影响因子8.2、EI论文18篇)。先后主讲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化工文献、工程化学、催化新材料、表面物理化学和催化科学与技术等课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出国留学中心评审专家、浙江省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江苏省医药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江苏省环保厅项目评审和环评专家、江苏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江苏省高级职称评审专家委员、江苏省优秀课程和全国精品课程评审专家、江苏省知识产权战略评审及咨询专家、江苏省科技成果管理评审专家。此外还参与国家及其省市的科技计划的规划和评审,积极为社会和经济服务,得到了同行的肯定。曾荣获东南大学“吴健雄、袁家骝”奖、德国“BASF”奖、“南京新城科技园”奖和“和谐科技”奖等奖励,主讲的“物理化学”获校、省教育厅“优秀课程”二等奖,2003年获国家环保科技成果证书,2004、2005年度两次获得校“科技成果”三等奖和二等奖,2005年获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该奖项是目前我国环境领域最高科技奖,也是唯一的全国性环境科技奖),2007年获得南通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二),获得江苏省 “六大人才高峰”优秀人才(2008年)和教育部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评审专家(2009年)。长期从事高分子聚合物电光波导材料、红外吸波材料、聚醚环境友好可降解材料等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研究工作,在电荷输运机理、材料制备、光电功能材料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了一批从事有机聚合物合成、材料制备等研究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是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和本科论文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