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浙大计剑教授课题组在基于仿生聚多巴胺和电化学方法的生物材料界面研究上取得进展
2014-10-09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1、该研究基于多巴胺的电化学氧化聚合实现了对于具有复杂形状金属心血管支架的表面功能化修饰。研究发现,与传统的碱性溶液中多巴胺氧化自聚合方法相比,多巴胺的电聚合在中性条件下即可实现,并且聚多巴胺的沉积速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同时,多巴胺的电聚合还可以有效避免传统方法中溶液相大量聚多巴胺颗粒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多巴胺的利用效率。电聚多巴胺修饰后的表面能够进一步实现生物活性分子的固定以构建仿生功能化表面。本研究为导电性医用材料和器械(尤其是具有复杂三维体型结构的金属支架材料)的表面功能化改性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的新途径。相关论文“Electropolymerization of dopamine for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complex-shaped cardiovascular stents”发表在权威期刊Biomaterials(2014, 35(27), 7679–7689),影响因子8.312

    2、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超薄膜是材料薄膜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课题研究利用层状组装技术,将聚多巴胺修饰的碳纳米管与传统聚电解质聚乙烯亚胺进行组装,得到共价交联稳定的纳米级碳纳米管薄膜。该薄膜显示出优越的机械力学性能,随后进行的低表面能化处理,我们进一步得到了超疏水表面,由此实现了抗生物污染表面,为构建多功能功能界面提供了新的途径。相关论文“Facile fabrication of robust superhydrophobic multilayered film based on bioinspired poly(dopamine)-modified carbon nanotubes”发表在国际期刊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2014,16(7),2936-2943),影响因子4.198。

    3、导电水凝胶薄膜能够为生物材料界面提供更为丰富的功能。本课题研究利用吡咯在水凝胶薄膜中原位电聚合,在提高水凝胶的力学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亚微米级的导电水凝胶界面。该体系潜在的能够成为基于电化学的生物材料平台,应用于神经细胞调控、生物电传感等领域。相关论文“Thin electroconductive hydrogel films by in situ electropolymerization of pyrrole within polyelectrolyte multilayers”发表在国际期刊RSC Advances(2014,4(47),24511-24517),影响因子3.708。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