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用聚四氟乙烯对聚乳酸进行改性
2016-12-20  来源:SPE中国分会

近年来,生物基和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它的出现减少了我们对石油基聚合物的依赖性,也减少了塑料废品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聚乳酸(PLA)就是最常用的这种聚合物之一,它可以由可再生资源生产。虽然这种可商购的材料广泛用于包装、生物医学、运输和结构应用中,但其较差的熔体粘性、脆性和低热阻意味着它不能完全满足工业和医学应用的要求。

为了尝试并克服PLA的这些问题,并因此拓宽其潜在的应用,已经有许多学者研究了各种技术以改进其性质和可加工性。例如,用于改进聚合物的材料性质的方法有添加填料、增塑剂或第二共混组分。填料法是最有效、最实用和最具成本效益的提高PLA性能的方法之一。典型的填料包括滑石粉、粘土、纳米管和石墨烯。此外,聚四氟乙烯(PTFE)被认为是用于改善PLA的材料性质的填充材料的良好选择。例如,在共混期间,PTFE倾向于变形为具有大纵横比的纤维状结构并且发展拓扑相互作用(物理缠结)。因此,PTFE填料可以增强PLA基质并改善其机械和发泡性能。此外,在几个研究中观察到在剪切期间由PTFE形成原纤维。还有报道指出,在双螺杆挤出期间,在高剪切应力条件下,PTFE颗粒可以在聚丙烯聚合物基质内形成原位纤维化网络。

为了解决PLA的问题,我们因此在一组PLA熔融共混实验中使用PTFE作为填料材料。为了通过双螺杆挤出制备PLA / PTFE复合材料,我们首先用0.5%、1%或3%质量分数的PTFE熔融加工PLA熔体。然后我们使用微孔注塑(用超临界氮气作为物理发泡剂)进行复合材料发泡。随后,我们对我们的复合材料的形态、机械、流变和发泡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

在不使用液氮的情况下“挤出的”PLA-0和PLA-P1固体样品(即,含有0和1wt%PTFE)的断裂形态如图1所示。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显示纯PLA(PLA-0)的表面是平滑的,而在PLA-P1样品中有许多原纤维。此外,显然,由于非脆性断裂,原纤维已经从PLA基质中拉出。原纤维也显然是自排列和缠结的。因此,这些结果证实PTFE经历了原纤维化并变形为纳米原纤维结构(具有大的纵横比)。我们的微孔注塑PLA和PLA / PTFE拉伸试样的核心层的形态如图2所示。我们发现所有PLA / PTFE复合材料的泡孔尺寸都比纯PLA小,1wt%PTFE样品具有最均匀和最小的孔径。

图1  (a)纯聚乳酸-PLA和(b)包含1wt%聚四氟乙烯(PTFE)的PLA复合材料样品的挤出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SEM)。两个固体样品都采用手工断裂,不浸没在液氮中。比例尺为50μm。

图2  (a)纯PLA(PLA-P0)、(b)含0.5wt%PTFE(PLA-P0.5)、(c)含1wt%PTFE(PLA-P1)和(d)含3wt%PTFE(PLA-P3)的PLA / PTFE复合材料的拉伸试条样品的SEM图像。图像显示出了每个样品的相应的测量的孔尺寸分布,其中D是平均孔直径,Nf是孔密度。

我们拉伸试验的部分结果显示于图3和表1中。我们观察到样品的杨氏模量随PTFE含量线性增加(从纯PLA的3380.16MPa增加到含3wt%PTFE样品的3586.60MPa)。我们认为这种线性关系是由在PTFE颗粒上形成的许多原纤维引起的,这些原纤维产生了润滑效果。因此,我们的结果表明,在PLA复合材料中添加PTFE对PLA基体具有增强和增韧作用。

图3  实验所测的PLA和PLA / PT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图中显示了包含0、0.5、1和3wt%PTFE(PLA-P0、PLA-P0.5、PLA-P1、PLA-P3)的样品的(a)杨氏模量和(b)断裂伸长率。

表1  PLA和PLA / PTFE复合材料样品的拉伸性能。

我们测量的PLA和PLA / PTFE样品的储能模量值(G'')如图4所示。我们的结果显示,除了PLA-P3复合材料(含有3wt%PTFE),G''值的变化都没有超过测量频率的范围。然而,PLA和PLA-P3复合材料的线性粘弹性响应的差异表明PTFE原纤维可能具有实质性的效果(特别是在低频率下),并且当PTFE质量分数为3%时,G''值大大增加。我们可以用在长时间尺度上存储变形能量的微观结构(由熔融PLA中的渗透的原纤维物理网络组成)的存在来解释观察到的低频区域。

图4  PLA和PLA / PTFE复合材料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储能模量测量。

总之,我们研究了使用PTFE作为填充材料以增强PLA的材料性能。我们的熔融共混实验的结果表明,PTFE对我们的PLA / PTFE复合材料的杨氏模量具有增强作用,并且样品的断裂伸长率可以降低72%(掺入3wt%PTFE) 。此外,添加PTFE显著改善了样品在低频下的储能模量。因此,仅存在少量的PTFE基本上改善了PLA基质的特性。在我们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计划研究PTFE是否可以类似地用于增强其他生物聚合物。

作者信息

An Huang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Haoyang Mi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Hrishikesh Kharbas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Tom Ellingham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Lih-Sheng Turng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Xiangfang Pe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原文链接:http://www.4spepro.org/view.php?article=006805-2016-12-13&category=Bioplastics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