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甘巧强教授和中科院半导体所徐云研究员合作:全新摩擦起电纳米发电机在手指弯曲处产生电力
2018-02-14 来源:cnBeta
近日,来自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未来有一天会允许用户将充电器留在家中,并使用身体动作为手机电池充电。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小型金属标签形式的摩擦起电纳米发电机,可通过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手指弯曲)产生电力。
该金属标签利用摩擦起电效应,这种效应可以利用一些容易起电的两种材料进行相互摩擦而产生电荷。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使用的两种材料是金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前者的薄层围绕后者的一层。当其中一个黄金层被拉伸然后释放时,它会变形,形成看起来像微型山脉的样子。然后,当设备再次弯曲时,金和PDMS层之间产生摩擦,产生电荷。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徐云研究员表示:“这会导致电子在金层之间来回流动。摩擦越多,产生的电荷就越多。”
该器件的长度仅为1.5厘米(0.6英寸),宽度为1厘米(0.4英寸),并成功提供最大124伏电压,最大10微安电流。这足以让团队同时点亮48个红色LED灯。与科学家提出的其他各种摩擦起电纳米发电机不同,该团队表示他们的设备具有成本效益并且制造简单。
研究的共同作者甘巧强表示:“没有人喜欢被束缚在电源插座上,或者携带便携式充电器。人体是丰富的能量来源。我们认为:‘为什么不利用它来产生电力呢?''”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18300405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青科大超临界发泡团队 AFM:通过超临界发泡制备自封装仿生穹顶摩擦纳米发电机 2025-06-30
- 陕科大王学川/刘新华/岳欧阳等 Nano Energy:基于按需调整负泊松比结构的高效摩擦电纳米发电机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 2025-03-01
- 青岛大学逄尧堃教授团队连发 Nano Energy/CEJ: 在海洋多糖基摩擦纳米发电机领域发表重要成果 2025-02-28
- 天津大学汪怀远教授团队 AFM:持久的双疏自洁减反涂层赋予玻璃99.5%的超高透射率 2025-07-08
- 西工大顾军渭/阮坤鹏团队 Angew:本征高导热液晶聚二甲基硅氧烷热界面材料 2025-01-22
- 南京大学徐飞教授 AFM:具有高环境稳定性的眼压监测智能隐形眼镜 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