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通过纳米结构导电网络在高分子基质中的动态自我重构,实现了自修复电子皮肤的多功能系统集成
2018-08-21 来源:纳米人
被视作下一代可穿戴电子器件和物联网技术,电子皮肤主要用于生理信号的检测,并通过人-器件之间的闭环回路通讯显示反馈信息。电子皮肤需要做到超薄状态,这样才能:1)实现和人体的无缝共性接触;2)适应反复运动形成的应力;3)适合穿戴。
受限于制造技术的局限,自修复电子皮肤器件迄今为止没有实现多功能系统集成。
有鉴于此,斯坦福大学鲍哲南教授课题组基于纳米结构导电网络的动态自我重构,实现了自修复电子皮肤的多功能系统集成。
图1. 导电纳米结构的动态重构示意图
近来年,自修复化学驱动可变形和可重构电子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尤其是在自修复电极领域。高分子基底具有天然自修复性能,与之不同的是,混乱的导电网络在力学损坏后则无法恢复其可拉伸性。
研究发现,当纳米线导电网络和动态的交联高分子网络接触时,被破坏的导电纳米结构会进行动态自我重构,恢复其高导电性和力学性能。加上高分子自成键和自修复的性能,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非均相多组分的器件系统集成,在一个功能系统中同时实现了互联、传感、LED等功能。
图2. 一维导电纳米结构的动态重构
图3. 自动自修复功能的传感器
图4. 具有自动自修复功能的高度可拉伸电致发光皮肤
图5. 电子皮肤的多功能系统集成
图6.多功能系统集成电子皮肤的性能测试
总之,这种自修复和可拉伸的多组成电子器件为构建稳定的可穿戴电子器件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xu)
相关新闻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杨龙研究员团队 Nano lett.:面向水下电子皮肤的温控响应纤维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胶 2025-05-09
- 福大杨黄浩教授/张进教授、福医大附一医院吴巧艺主任医师 AFM:氧化应激驱动的多模态抗菌电子皮肤贴片用于慢性伤口实时监测与治疗 2025-02-24
- 中国科大龚兴龙教授团队 JMCC 封面论文:一种柔性防护电子皮肤 2025-01-20
- 郑大代坤教授、翟威副教授/北航潘曹峰教授 Adv. Mater.:仿生自修复水凝胶传感器-用于高精度人机交互 2025-05-24
- 南工大赵怀霞教授、王杨鑫副教授 ACS AMI:面向智能窗的自清洁自修复节能型VO2双层薄膜 2025-05-23
- 吉林大学李洋课题组 AFM:通过离子液体阴离子-阳离子协同作用解锁固体全疏光滑涂层的室温自修复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