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优异的EMI屏蔽性能与满足机械性能的实际商业要求之间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在导电网络中添加电绝缘增强材料以实现适当的机械性能而不破坏导电网络的完整性仍然是一个紧迫的挑战。添加过多的导电填料也会导致密度增加和成本增加。因此,应该付出更多努力来开发一种新方法,通过控制较低的导电填料量并保持导电网络的完整性来在机械性能和EMI屏蔽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传统聚合物由于其固有的易燃性,通常缺乏较高的防火安全性。因此,赋予聚合物材料高防火安全性和优异的EMI屏蔽效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图6. (a) 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b) 加热台示意图。(c) B1M3STFRs上表面检测到的温度与加热平台环境温度的变化。(d) 分别在0秒、300秒和600秒捕获的B1M3STFRs的热红外图像。加热平台的温度设置为130℃。(e) 本研究与以前的导热率报告之间的比较。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3.145904
通讯作者简介
施永乾:现为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校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福州大学“旗山学者”,中国消防协会第八届科普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消防协会第四届防火材料委员会委员、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第五届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科技副总、宝应县“星链工程”特聘专家。2016年6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10月获香港城市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研究兴趣包括材料热解与燃烧机制、材料安全评价理论与技术、阻燃多功能材料设计与应用等。截止目前,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知名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3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1篇/热点论文1篇),被引用7200余次(H-Index:49),申请和授权专利10余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10余项。成果荣获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第二届安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十五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等。担任Polymers(中科院3区)客座编辑、Frontiers in Materials(中科院3区)副编辑以及American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Current Materials Science等编委和《中国塑料》青年编委。
宋平安: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农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未来研究员(ARC Future Fellow),入选2021和2022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09年获得浙江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主要致力于高分子材料的共混改性及其结构-性能关系、阻燃剂及阻燃涂层、火灾预警等方面的研究。迄今,已主持包括6项国家级项目在内的30余项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等在Science, Adv. Mater.(3), Matter, Adv. Funct. Mater.(3), ACS Nano(4)、Prog. Mater. Sci.、Prog. Polym. Sci.、Mater. Sci. Eng. R: Rep.和Macromolecules(5)等材料和高分子领域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30余篇;总被引用达14900余次,H-指数74 (Goolge Scholar),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2篇。研究工作得到Science、澳大利亚ABCNews、MIT技术评论等媒体的广泛报道;研究工作入选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年度报告。编写英文书籍章节2章。目前担任期刊Sustainable Materials and Technologies(IF: 9.6)的副编辑,以及Compos. Part B: Eng.(IF:13.1)、J. Mater. Sci. Technol. (IF:10.9)和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Engineering (IF:8.4) 的期刊的编委。
- 西安工程大学樊威教授团队 Adv. Sci.:可用于消防/应急救援/极限运动的超强智能绳索 2025-08-13
- 浙工大王旭教授/马猛副教授团队 Small: 具有超薄阻燃、透明和高缺口冲击韧性的聚碳酸酯 2025-08-12
- 四川大学陈琳研究员/汪秀丽教授团队 Macromolecules:刺激响应仿生设计实现易回收的阻燃聚碳酸酯 2025-07-29
- 江苏大学聂仪晶团队 Macromolecules:聚氨酯弹性体中配位键和氢键之间的动态协同效应 2025-07-24
- 吉林大学孙俊奇教授课题组《Adv. Mater.》:可在极寒环境中保持超高强度与韧性和优异抗冲击性能的可逆交联聚氨酯-脲塑料 2025-07-17
- 南方科技大学郭传飞教授团队 Matter:柔性传感器界面再突破 - 超细微柱赋能强韧粘接与高灵敏感知 2025-07-01
- 陕西科技大学杨洋、哥廷根大学张凯 ACS Nano:“强弱协同作用”构筑高性能水凝胶电解质 202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