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汉大学李振/李倩倩课题组《Adv. Mater.》:聚焦“分子排列” - 从相邻分子的堆积模型到分子聚集结构
2023-10-01  来源:高分子科技

  有机发光材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信息防伪、光学传感、生物成像等领域,主要以晶体、薄膜、粉末、纳米颗粒等聚集形式存在。分子聚集态所体现出吸收特性和发光功能,往往不仅仅取决于分子的本征属性,还与分子排列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紧密关联。因此,对发光材料的分子聚集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但是,有机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类型和方式繁多,对激发态的结构、能量以及形成过程等影响复杂,导致分子结构聚集形式发光特性的构效关系不明晰,严重阻碍了有机发光材料的研发进程。


  聚焦当前分子聚集结构方面的系统研究,Advanced Materials (《先进材料》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李振/李倩倩课题组关于“The Key Role of Molecular Packing in Luminescence Property: from Adjacent Molecules to Molecular Aggregates” 的综述。该综述从相邻分子间相互作用与堆积模式入手,从单组分的激基缔合物到双组分的电荷转移复合物、苯/五氟苯自组装模型,进而延伸到分子聚集结构,包括层状、柱状、鱼骨状、夹层鱼骨状、交错、螺旋状、放射状等,系统探讨了分子排列对力致变色、室温磷光、力致发光、圆偏振发光等性能的影响与特异性作用。并通过外界的刺激效应,包括机械力、静态压、温度、光照等,实现了聚集结构的动态调控和实时的光学响应。相应的聚集态调控策略可拓展到非芳香发光体系,且在二阶非线性光学高分子、太阳能转换材料、光致形变材料中均有所体现。基于功能基元的排列方式及其光电功能的系统研究,该课题组于2018年提出 “Molecular Uniting Set Identified Characteristic (MUSIC)” 概念,为分子聚集态科学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促进高性能有机、高分子光电功能材料的研发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生廖秋艳是论文第一作者,李倩倩李振教授为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06617


  课题组链接:http://ligroup.whu.edu.cn/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