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航衡利苹/理化所董智超 Adv. Mater.:循环充放电的液滴实现无限自驱动
2024-02-01  来源:高分子科技

  与装配有复杂控制系统的主动操纵不同,快速、持久的液体自驱动在热量传递、病理自检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了打破界面对液滴的接触线钉扎,研究人员在固体表面预先设计了各类异质性结构,或不对称的化学、电荷密度梯度,使液滴自发朝表面能更高的区域进行移动。然而,作为一把双刃剑,表面液滴尽管可以在梯度化界面上实现初步运动,但不对称的梯度密度始终有其相应的极限,使液滴仅能在短距离内进行传输。同时,为了保证液滴的传输速度与效率,更高的密度梯度进一步压缩了液滴的运输空间。因此,如何在保证传输效率的同时,大幅提高液体的自输运距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近期,北航/理化所江雷院士团队的衡利苹教授、董智超研究员在超疏水界面上设计了一种对称的波状交替电势(WAP),实现了液滴的超长距离(> 1000 mm,图1)自输运。通过系统性研究图案化电势与液滴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运动机理,作者提出了一种电荷转移机制,并总结了两种不同的液滴运行模式:当液滴位于递增电势时,中性液滴被更高的电荷密度所吸引,并被转移了相同的电荷;而当液滴运动到递减电势上时,同性的带电液滴则产生了排斥作用,从而突破了非对称性梯度所带来的密度极限(图2)。因此,通过对液滴进行循环充放电,即可在对称的交变电势上,实现无限距离的超快自驱动,且没有速度衰减(图3)。此外,通过对表面电势的图案化印刷以及正负电势的重排组合,自输运的液滴可实现复杂的液体逻辑门、液体二极管及灵活的图案化运动等(图4)。将该策略与微流控芯片相结合,有望应用于化学合成、细胞培养和自检试剂盒等应用。该工作以“Infinite Self-Propulsion of Circularly On/Discharged Droplet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第一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韩霄博士。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 


1. 波状交替电势的非接触印刷及表面液滴自驱动 


2. 液滴在电势表面的两种运动机制


3. 循环充放电的液滴在波状电势表面实现超长自驱动


4. 液滴在电势图案化表面的灵活驱动及应用


  衡利苹教授致力于智能响应界面及仿生粘附性调控的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J. Am. Chem. Soc., 2023, 145, 6420; Adv. Funct. Mater., 2023, 33, 2306806; Adv. Funct. Mater., 2022, 22, 2207738.),通过构筑智能高分子复合界面实现对流体运动的调控,并把该类智能界面应用到微流控芯片及自检试剂盒中,实现微型界面反应和水的净化等。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1729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