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大刘春太教授/冯跃战副教授团队 AFM:基于溶胶-凝胶渗透自组装的相变层状薄膜用于高效热管理与光/热驱动
2024-04-21  来源:高分子科技

  相变材料(PCMs)具有独特热存储和释放能力、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利用其相变机制,PCMs可以高效地储存热能并根据需要释放,在热管理和能量转换等领域呈现出广阔的应用潜力。然而,导热性差和易泄漏问题等持续存在的挑战严重阻碍了PCMs的实际应用。虽然现有方法通过预构建和引入三维导热网络来解决这些问题,但受到不连续的制备方法、高能耗和模具尺寸限制。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简单可行的工艺来制备具有高导热和防泄漏性能PCMs



  近期,郑州大学刘春太教授和冯跃战副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一步溶胶-凝胶渗透自组装策略,可规模化制备具有优异导热性和防泄漏性能的相变层状薄膜,并深入探究了其在热管理和光热驱动等领域的应用。利用芳纶纳米纤维(ANF)的凝胶特性,将石墨烯纳米片(GNP)引入三维ANF网络,然后将聚乙二醇(PEG)分子直接渗透到ANF/GNP凝胶网络中,实现PEG的原位填充,干燥之后得到具有层状结构的PEG/ANF/GNP相变薄膜。ANF/GNP独特的封装网络阻碍了PEG的泄漏,在循环加热和冷却中呈现稳定且可逆的相变行为。得益于GNP的高面内导热性、强的光吸收和光热效应,PEG/ANF/GNP相变层状薄膜表现出优异的面内导热系数(23.7 W/mK, 28.1 vol% GNP)和光热转换能力(90 °C, 200 mW/cm2)。结合高热导性能、光/热驱动的相变行为、以及温度依赖的刚-柔态转变,该相变层状薄膜在热管理和光热驱动等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 


1(a)ANF/GNP分散液的球磨制备示意图。ANF/GNP的(b)TEM,(c)HR-TEM,(d)AFM图。GNP,ANF,ANF/GNP的(e)XRD图,(f)FTIR光谱,(g)拉曼光谱,(h)UV-vis吸收光谱,(i)XPS谱图。(j)ANF和ANF/GNP的N 1s的XPS高分辨谱图。(k)不同GNP含量的ANF/GNP稳态剪切粘度,插图为ANF/GNP分散液的照片。 


2(a)PEG/ANF/GNP相变层状薄膜的制备流程图。(b)溶胶-凝胶渗透自组装成膜的原理图。(c)溶剂渗透后的凝胶膜和(d)大面积PEG/ANF/GNP层状膜的照片。(e-h)PEG/ANF/GNP膜的SEM图和C、O、N元素分布。(i)PEG/ANF/GNP膜的二维WAXD图及其(j)对应的一维强度曲线。(k)赫尔曼的取向因子。(l)PEG/ANF/GNP层状膜的XRD曲线。 


3. PEG/ANF/GNP膜的(a)相变行为和(b)相应的熔融/结晶焓。(c)归一化熔融潜热,插图为循环加热/冷却的DSC曲线。(d)500次加热/冷却循环PEG/ANF/GNP膜的质量变化。(e)PEG和PEG/ANF/GNP薄膜在80 ℃下不同时间的泄漏试验。循环过程中(f)吸热和(g)放热的DSC曲线。(h)PEG/ANF/GNP薄膜加热和冷却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和(i, j)相应的红外热像图。 


4. PEG/ANF/GNP层状膜的导热性能。(a)PEG/ANF/GNP薄膜的面内(λ)和垂直方向(λ)导热系数和(b)热增长量。(c)循环加热/冷却过程中薄膜的面内导热系数。(d, e)从左到右依次为17.1, 24.7, 28.1, 33.5 vol% GNP含量的PEG/ANF/GNP薄膜的红外热像图。(f)热传导机理图。PEG/ANF/GNP层状薄膜作为TIMs的(g)示意图,(h)红外热像图和(i)相应的温度变化曲线。 


图5. (a)模拟太阳光辐射的PEG/ANF/GNP薄膜工作示意图。(b)PEG/ANF/GNP膜的UV-vis吸收光谱,(c)200 mW/cm2光功率密度下的温度-时间响应曲线。(d)28.1 vol% PEG/ANF/GNP薄膜在不同光功率密度下的表面温度变化和(e)相应的红外热像图。(f)饱和稳态温度与辐照功率密度的实验数据和线性拟合曲线。(g)循环开关和(h)功率密度为150 mW/cm2长期光照时28.1 vol% PEG/ANF/GNP薄膜的表面温度变化。(i)光照射的PEG/ANF/GNP薄膜循环弯曲的红外热像图。 


图6. (a)PEG/ANF/GNP薄膜提起200 g的砝码。(b)不同GNP含量的薄膜在25 ℃和(c)28.1 vol%薄膜在不同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插图为实际测试中的照片。(d)PEG/ANF/GNP薄膜的储能模量随温度的变化。(e)PEG/ANF/GNP薄膜在25 ℃和80 ℃下的热致柔性照片。(f)PEG/ANF/GNP薄膜热致形状记忆行为的照片。(g)PEG内部聚合物链在结晶和熔融状态下的微观结构演变的示意图。基于相变薄膜的动态夹持器:(h)工作原理图,(i)光驱动和(j)热驱动的变形行为。


  该工作以题为“Scalable Sol-Gel Permeation Assembly of Phase Change Layered Film Towards Thermal Management and Light-Thermal Driving Applications”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文章第一作者为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博士生韩高杰,通讯作者为郑州大学冯跃战副教授和刘春太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401295

版权与免责声明:中国聚合物网原创文章。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xu)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