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生物膜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同时也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项研究中,设计并合成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抗菌活性单元,即具有细菌攻击性能且亲水性的季鏻盐功能单体(QPIL)、具有立体化学破膜机制的丙烯酸异冰片酯功能单体(IABO),并通过RAFT聚合反应精准调控二者单元比例,从而制备了兼具抗菌和抗生物膜功能的攻防一体聚(季鏻盐-冰片)(P(QPx-BOy))抗菌材料。首先,通过4-氯甲基苯乙烯与三苯基膦进行Menschutkin反应,制备具有良好亲水性的QPIL。并通过RAFT聚合反应,合成并筛选出抗菌效果显著的聚(季鏻盐)均聚物P(QP)x,赋予聚合物材料优异的细菌攻击性能(图1)。其次,通过与具有立体化学破膜机制的丙烯酸异冰片酯(IABO)的共聚反应,在细菌攻击基础之上赋予P(QPx-BOy)出色的抗生物膜性能,从而制备兼具抗菌和抗生物膜功能的攻防一体化P(QPx-BOy)。
图1 P(QPx-BOy)的合成路线图
通过NMR和FT-IR证实了单体和聚合物分子结构的准确性。PDI分别为1.13和1.28,证明了RAFT聚合的可控性。纳米粒径和Zeta电位与QPIL和IABO的含量成线性相关。此外,P(QP)x的接触角为35.8o ~ 63.3o,而P(QP100-BOy)的接触角为58.5o ~ 110.3o,即P(QP100-BOy)具有良好的亲水性,通过调控QPIL与IABO的比例可实现亲疏水性的平衡,而且P(QP)x和P(QP100-BOy)均具有良好的分散性。SEM显示P(QP)100为光滑的球型纳米颗粒,P(QP100-BO25)为表面粗糙的海胆状球型纳米颗粒;EDS证明所有元素均匀分布于其表面。
得益于QPIL阳离子与细菌的静电作用和IABO独特的破膜机制,P(QP)x和P(QP100-BOy)对E. coli和S. aureus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尤其是P(QP100-BO25)对两种细菌的抑菌率可达到100%(图2)。通过结晶紫染色实验证明了P(QP100-BOy)具有出色的抗生物膜特性(图3),这主要是因为IABO的立体化学结构可干扰细菌对P(QP100-BOy)表面的识别,显著抑制了生物膜的形成。
图2 抗菌平板照片
图3 结晶紫染色实验
该成果以“Phosphonium cationic borneol stereochemical membrane breaking arrow: High antibacterial and anti-biofilm activity”为题发表在高分子科学顶级期刊Macromolecules上。本文第一作者为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孙祥斌,通讯作者为王荣民教授、宋鹏飞教授,通讯单位为西北师范大学生态功能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文章信息:Xiangbin Sun, Yuanyuan Xie, Xiaobing Ma, Yufeng He, Pengfei Song, Rongmin Wang. Phosphonium cationic borneol stereochemical membrane breaking arrow: High antibacterial and anti-biofilm activity. Macromolecules, 2025, 58(8): 4021-4032.
全文链接:https://doi.10.1021/acs.macromol.5c00203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孙祥斌,西北师范大学2022级博士研究生。研究聚焦于RAFT聚合制备阳离子植物精油多功能生物基聚合物抗菌材料,在高分子抗菌功能材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在“Macromolecules”、“European Polymer Journal”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件。
通讯作者:宋鹏飞,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5年获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连续5届获学院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奖励,多次荣获全国竞赛优秀指导教师。2016年入选西北师范大学“双星计划”,2017年获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2018年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年获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主要从事开环聚合反应、富硫聚合物制备、电催化NRR反应、COF材料等相关研究。先后在“Macromol. Rapid Commun.”、“Chem. Commun.”、“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Macromolecules”、“ACS Macro Letter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5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4项。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陇原人才计划项目1项、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甘肃基地海智特色示范项目、兰州市创新人才计划等科研人才项目。
通讯作者:王荣民,西北师范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甘肃省教学名师;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获得者;甘肃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甘肃“五四”青年奖获得者;甘肃省“333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环境功能材料相关研究,包括:环境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天然高分子的功能化与再利用、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与性能。先后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Macromolecules”等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余件;鉴定成果4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转让应用成果8项并取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主持研究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1项为国家自然科学重点项目;主持过多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厅基金项目和省环保局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主要成员。主编《科技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线上课程(智慧树、甘肃高等教育智慧教育与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已有800多所学校使用,并入选“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 北化徐福建/段顺、北京口腔医院孙玉洁团队 Adv. Mater.:种植体表面化学结构调控细胞-细菌竞争性行为 2025-07-04
- 西南大学康燕堂/徐立群/徐琨 Adv. Mater.:空心普鲁士蓝纳米框架仿生增强梯度抗菌涂层 2025-07-01
- 苏大李刚、附一院李峰和附四院沈罡 IJBM: 兼具抗菌和抗狭窄功能的载药可降解输尿管支架 2025-06-29
- 浙江大学周民/徐峰、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小元团队《ACS Nano》: 超声激发微球介导细菌铁死亡治疗MRSA肺炎的研究 2023-06-15
- 中山大学岳军课题组《Chem. Mater.》:工程化阳离子超支化聚脲抗细菌生物膜研究 2023-06-14
- 华南理工大学赵祖金教授 Small:磷化膦哚阳离子AIE抗菌剂高效治疗耐药细菌感染 2022-04-28
- 北京化工大学王兴教授 ACS AMI:立体化学与阳离子二元协同赋予PET织物“攻防一体”的多形式抗菌能力 2023-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