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空缺说明了什么
2011-01-19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在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等基础研究中,在信息、材料和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作出突破性进展,被学术界公认并广泛引用,能推动学科发展,或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有重大发现的中国公民。
 
新中国成立至今60余年中,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共颁发20次。第一次颁发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向科学进军”的1956年,有3位科学家获此殊荣,他们就是华罗庚、吴文俊和钱学森。1982年颁发第二次。从1987年起,国家决定设立三大国家级奖励,即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每两年颁发一次。1999年,国家又增设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共五大奖项,每年颁发一次。从2004年开始,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国家最高领导人颁奖。至此,我国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奖励政策日臻完善,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起了很大作用,并引起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
 
表一列出了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颁发情况。若以2000年为界,2000年之前,有24个项目获一等奖。而从2000年至今的11年中,只有4个项目获一等奖。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又空缺。
 
从2000年至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1年中有7年空缺。这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该奖项的把关极严,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并没有那么多高水平的成果配得上这一奖项。如果是后者,就值得人们焦虑和深思了。
 
对于基础研究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有过重要论述。他在2008年春节前夕看望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吴文俊和钱学森时,就意味深长地指出,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和重大作用。
 
的确,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绝对重要的。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源泉,可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威望。基础研究也是培养优秀人才的摇篮,并且能提高全体国民的智力素养。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文化,因为基础研究是以追求真理为最终目标的。
 
我国为什么在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方面起色不大,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多年空缺,笔者认为深层次原因有以下几点。
 
科学传统严重不足
 
历史上最早对自然现象的科学研究,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不但在哲学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天文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方面也多有建树。可以说,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科学的鼻祖。他的研究方法对后来西方现代科学的开创者,如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均有很大影响。
 
我国的传统文化长期不重视对自然现象的研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现代自然科学研究在我国起步很晚。1915年,一批年轻的留美学者回国后,倡议成立了中国科学社,并发行《科学》杂志。从那时起,中国才有了从事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的个人和机构,至今还不到100年。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6年1月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同时,政府制定了第一个中长期科技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并于1956年12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在规划中提出了13个方面57项重大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全部是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这个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根本没有提到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应该处于什么地位。此后,科技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又碰到了“文化大革命”。在“文革”中,本来就非常薄弱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因所谓同“实际脱离”而遭受了毁灭性打击,许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小组或个人被迫撤销或改行,我国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处于最低谷。
 
改革开放后,科学的春天来了。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尤其在1986年2月,经89位院士的多年呼吁,国家设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1986年,国家对自然科学基金的投入才8000万元人民币,到2009年已经增加到72亿元人民币。23年间,增加了90倍。尽管如此,还是必须认识到,我国的科学传统严重不足。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