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学术打假任重而道远 教育部学风委名存而实亡
2011-03-01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除朱学勤的代表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外,2月6日,方舟子又在其博客上发表了朱学勤另外一部著作《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涉嫌抄袭的证据。这篇署名为明月族人的文章中指出,“朱学勤这部‘巨著’,是彻头彻尾的水货,本质上只是另一本书的抄袭和缩写而已。而这另一本书,就是早它十多年出版的沈福伟教授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沈书中包括了中国和印度、波斯及西亚国家的文化交流,朱学勤将这些都删去,挑出专讲中国和欧洲文化交流的部分,略加改写,就当成了自己的创作。”
 
截至记者发稿,方舟子要求重审的举报信已发出一个月的时间,而复旦大学方面却并未给出任何公开回应,也并没有任何准备启动重审的动向。而对于朱学勤另一部代表作《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志》的指责,朱学勤本人和复旦大学也均未发表任何意见。
 
在中国学术界,“抄袭”也许就像是长在脸上的一颗痣,一开始看,觉得别扭,不过看的久了,也就习惯了。但习惯的,却并不一定都是对的。一个方舟子自然无法代表权威,一个势单力薄的“打假卫士”自然也无法拔掉“学术造假”这颗毒瘤,那么学术的真伪到底该由谁来辨别,一旦发生学术造假又该向什么部门举报呢?
 
记者首先致电教育部社科司,接线的女士很不耐烦地告诉记者,学术论文抄袭这事儿不归教育部管,只归各高校管。虽说各高校都处在寒假期间,记者并没有联系到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但“学术抄袭只归各高校分管”的说法还是让人难免有些疑惑,如若做账的和审计的出自同一个部门,执法的和监督的出自同一个机构,那么公信力何在,其威信又何在?
 
据了解,我国早在2006年便成立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简称“学风委”),该委员会由1位主任委员、6位副主任委员、20余位委员共同组成,并将在某校设立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根据《章程》规定,“学风委”将承担制定规范性文件,包括学术规范实施细则、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等。针对典型学风案例,将由“学风委”组织学科专家调查研究,进行专家鉴定,召开听证会,在此基础上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供有关单位参考。
 
另外,“学风委”应主动关注“学术造假”等相关事件,作为常设机构,应与各高校保持密切联系,接受来自学界关于各种学术事件的检举。遇到重大学术不端案例,来自该校的“学风委”委员需回避,“学风委”将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学科委员及学界的其他知名专家进行调查、研究和鉴定。以此为基础,做一份详实的“调查报告”,在《学风委通讯》或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学风委”的意见或建议。
 
当年,“学风委”的成立被很多人看成是解决“学术抄袭”的一根救命稻草,然而5年过去了,“学术抄袭”之风却不降反升,救命的稻草不但没救了命,就连自己也几乎是名存实亡了。如果说“学风委”的成立旨在打击“学术造假”,那么它至少也该有个平台接受监督与检举,然而记者在网络上不但搜索不到该委员会的官方网址,就连联系方式、工作地址也无从查询,而所有关于“学风委”的新闻也都像是例行公事的文件,没有发自“打假”前线的报道,更没有对“抄袭”事件的表态。
 
既然是一个维护学术纯净,打击学术造假的组织,却没有任何接受监督、检举的平台,而且还隐匿得如此之深,着实让人费解。
 
记者再次致电教育部,试图寻找这个“维护学术纯净”的组织,了解“学术抄袭”的界定,新闻办要求记者联系教育部督导办,以了解更多的信息,但督导办却向记者表示,没有听说过“学风委”,也不负责“学术抄袭”的事情,不能提供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随后记者再次致电教育部新闻办,接线员表示如果督导办说没有“学风委”,那就是没有这个部门。在记者表示网络上可以查到“学风委”的信息之后,电话另一端沉默了很久,并最终要求记者去社科司问问看。
[上一页]  [1]  [2]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资讯
更多>>科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