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召开四届五次专家咨询委员会会议
2011-03-16  来源:中国聚合物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四届五次会议于2011年3月23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为:评议科学基金“十二五”有关重大项目立项建议;讨论“十二五”设立项目群的初步思路:通报化学科学部2011年有关工作。会议由林国强院士主持,学部常务副主任梁文平研究员在会上转达了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姚建年院士对会议的希望和要求,强调要贯彻基金委党组提出的“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方针,在重大项目立项遴选中要注重和体现原始创新。

    学部在前期酝酿的基础上,推荐3项建议立项的重大项目在本次会议上讨论评议。各立项建议分别由学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学科项目主任汇报,建议题目分别为“多功能有机共轭分子体系研究”,“核酸适配体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大气二次污染形成的化学过程及其健康影响”。咨询委员会专家对项目的研究方向、工作内容和目标、关键科学问题和学科交叉等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经咨询委员会专家投票表决,3个项目赞成票数均超过半数。2011年学部重大项目计划经费4000万元,学部拟从2011年重点项目经费中转出500万元用于资助重大项目,根据专家咨询委员会遴选结果,学部2011年拟资助3项重大项目,总经费4500万元。

    学部常务副主任梁文平研究员介绍了科学基金资助政策的调整、仪器基金专项及杰出青年基金资助状况、国际评估以及学部正在开展的人才队伍调研等情况。2011年将进行咨询委员会换届工作,下半年咨询委员会任务较多,将完成2008年度获资助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的延续资助评审;听取化学科学部2011年度科学基金评审资助工作报告;继续遴选“十二五”重大项目等。

    学部副主任陈拥军研究员阐述了关于设立项目群的一些思考。一段时期以来学部强调了化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并在重大研究计划和重大项目的立项过程中着力推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然而如何关注化学科学自身的发展,对于化学科学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非常重要,在化学科学领域有一些核心的非常前沿的领域或方向,如合成化学中的新反应、新试剂的研究,理论化学等,由于交叉性不明显,较难设立重大项目或者重大研究计划,是否可以考虑通过设立重点项目群加以支持,值得思考。有的科学部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如基础性数据收集,因此,化学科学部初步设想在十二五期间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为促进化学科学基础研究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咨询专家的战略咨询作用,学部在会上积极征求专家意见,专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建议:(1)在科学基金经费分配方面,化学科学部基金资助经费在各科学部中排在靠后的位置,这与化学科学的贡献不相符合,希望能借化学年的契机,适当增加化学科学在科学基金经费中的比重。(2)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的专家建议增加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指标,资助指标不增加,会导致创新能力的下降。未获该基金资助的优秀青年学者不敢做原创研究,最杰出的人没有去做创新,而是为了争取杰出青年基金,发表了很多文章,接近45岁才获得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创新能力已经减弱。基金委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对年轻人的培养,无论在重点项目还是在未来的重点项目群中都应加强对年轻人倾斜。(3)在促进基础研究发展方面,有的专家提出,国家领导人很重视科学,如何发展科学,基础研究要前瞻安排,先期投入,在高技术领域,努力突破国外封锁。为此,基金委要有具体安排,有大的手笔,基础研究不能放不开架子,不能搞平均,目前先期投入仍然不够,基金委在数理化天地生等基础领域要加大投入,同时应把大学作为开展基础研究的重点。(4)我们应考虑国情,必须强调合作,但是合作要分主次,要克服由于评价指标而导致的不愿合作的情况。(5)在科研的社会环境方面,专家呼吁科学家必须工作在一线,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外面有很多诱惑,使得科学家不去做研究,我们国家在科学研究方面已经到了静心做一些事的时候了。(6)在重大项目遴选方面,专家建议重大项目立项遴选时能否请提出重大项目的专家出席咨询委员会会议,让他们能够在现场了解情况,回答问题,这样更直接,效果会更好(7)要保护和支持原创就应该先明确一点,即一个好的原创思想不可能是很多人建议出来的。(8)化学是应用背景很强的科学,化学的基础研究应与国家目标结合起来。

    最后,林国强院士对咨询委员会专家慷慨陈词献计献策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把化学科学的重要性不断显示出来,得到国家的重视,得到快速发展,让化学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惊喜。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网页的内容由中国聚合物网收集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整理获得。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真实性,也不构成其他建议。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修改或删除。邮箱:info@polymer.cn。未经本网同意不得全文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责任编辑:佳)
】【打印】【关闭

诚邀关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科教新闻